演讲团|把科学的种子撒在祖国大地——记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 二 )


讲到一半 , 校长、副校长过来听了听 , 不走了 。 演讲结束时 , 校长一路把白武明送到门口 , 一再邀请:“明年一定再来啊!”
受欢迎 , 是一堂课一堂课讲出来的 。
看五遍电影、读三遍小说 , 自己演算了200多道计算题 , 才有了这场以电影《流浪地球》为引子的科普讲座——“从《流浪地球》说起” 。 怎么能把孩子的心思“抓住” , 又不被天马行空的问题“问倒”?原中科院地球物理所所长徐文耀拿出当年登上国际学术论坛的劲头 , 背后下足了功夫 。
科普演讲团的团员们现在手头准备了200多个演讲题目 , 同一主题还有不同版本 , 以应对不同教育阶段和不同职业身份的受众 。
“这个团的风气 , 有着不一般的严谨和科学 。 ”42岁的张劲硕是科普演讲团“特招”的最年轻团员 , 目前还担任国家动物博物馆副馆长一职 。 说起团员的身份 , 他有些诚惶诚恐:“老科学家四个字不是随便叫的 , 这是一种荣誉和责任 。 ”
“后浪推前浪 , 何虑功不成?”
2014年 , 已经70岁的徐文耀到山西长治市壶关县石坡乡中学讲课 。 从长治到壶关有40分钟车程 , 石坡乡离县城还有40公里 。
这场科普讲座是乡长极力争取来的 。 学校条件不足 , 乡政府暂停办公 , 腾出简陋的会议室 。 该讲课了 , 突然停电 。 乡长一着急 , 骑车赶了20里乡路 , 专门借回一台发电机 , 这才让投影仪“复工” 。
赤诚之心 , 相互映照 。
“互联网时代 , 偏远地区的孩子不一定懂得少 , 大城市也不见得就普遍重视科学素养 。 ”科普演讲团一位成员说 , “我们把自己的故事讲出来 , 让更多孩子知道科学家是怎么想问题的 , 这是对科学教育的一个补充 。 ”
风雨兼程 , 科普演讲团的老科学家们仍觉得前路漫漫 。 但正如徐文耀在一首小诗中写到的:“后浪推前浪 , 何虑功不成?”(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