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来看今年5G的成绩还是很不错的 , 当然可能离消费者所预期的5G应用大爆发还存在一定距离 , 但毕竟5G的商用发展还处于初期 , 我们要给它更多时间去发展 。 ”韦柳融强调 。
进一步释放潜力存四大挑战
尽管我国在5G发展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 , 但对于进一步释放5G潜力而言 , 韦柳融指出 , 还面临四大方面的挑战 。
一是5G网络尚未实现全国的广覆盖 。 去年至今 , 我国已建成70多万个基站 , 但对于辽阔的中国而言要实现广覆盖还远远不够 。 很多面向普通消费者、2B2C的应用以及在较广区域开展的行业应用 , 如无人配送外卖、智慧城市管理、生态环境监测、5G流动医院仍需要广覆盖的5G网络支撑 。 “当然这是一个发展中的问题 , 随着后续网络建设规模推进将得到有效解决 。 ”
二是5G支撑行业应用的技术成熟度还有待提升 。 5G技术仍需演化发展 , 现有的R15版本尚不能满足行业应用的需求 , 支持低时延高可靠的5G R16标准版本还需1-2年才能实现商用 。 同时 , 在行业应用里比较重要的网络切片和边缘计算等技术预计1-2年才能具备大规模部署能力 。 与4G相比 , 5G的服务对象、应用场景等发生了质的变迁 , 但单一的5G技术不能包打天下 , 必须在商用实践中不断探索5G技术的优化升级 。
三是5G应用配套支撑产业仍处于培育初期 。 5G行业芯片和模组的高价格制约了5G行业终端的丰富性 。 此外 , 与5G相关的应用产业仍不成熟 , VR/AR、8K等产业仍然处于商用早期 , 无法支撑典型5G应用的规模发展 。 与此同时 , 5G需要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ICT技术进行深度融合 , 但目前的解决方案仍需要不断适配 。
四是跨行业产业生态尚未建立 。 5G要赋能千行百业 , 必须要跟各个行业融合 。 目前行业领域与信息通信领域尚未建立深度合作的交流和对接平台 , 跨行业合作存在一定的困难 。 5G 融合应用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产业生态 , 目前的合作模式以运营商牵头为主 , 迫切需要各方协同合作 , 特别是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积极发挥牵头作用 。 此外 , 已经在推动的5G融合应用标准也面临行业标准制定流程较慢等问题 。
未来2-3年是5G发展的关键时期
韦柳融指出 , 未来2-3年政策红利仍将持续 , 企业投资意愿依然高涨 , 行业客户对5G的接受程度将逐渐提高 。 “必须充分把握这一机遇期 , 加快5G的发展 , 支撑5G整体全面升级 , 推动其与千行百业融合 , 产生更多的新产品、新业务、新服务 , 促进数字经济全面发展 。 ”
在网络方面 , 未来2-3年 , 5G网络将逐步实现广域覆盖 。 韦柳融称 , 从过去3-4G的发展阶段看 , 未来几年5G还是处于广域覆盖的阶段 。
推荐阅读
- 人工智能|聚焦车载人工智能计算芯片研究 推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 低碳发展|四川做强清洁能源产业
- 概念股|孙佳山、张泰旗:警惕元宇宙可能带来的金融泡沫
- 技术|科技赋能创新发展
-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喜迎新年和人机共融时代
- 玩家|电竞手机行业标准升级 升级版引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 风险|筑牢安全线 打造防护堤 中国移动为5G业务发展保驾护航
- 系列|真我GT2系列 x 龙珠将推定制版!全球限量完美融入动漫元素
- 先决条件|商汤科技徐立:对科技发展判断的领先是筑起行业壁垒的先决条件
- 媒体|贵阳“融媒大脑”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