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用方面 , 韦柳融认为消费级应用比行业级应用成熟的更早一些 。 “毕竟消费级应用相对来说简单些 , 我们预计具有5G特性的消费级创新应用将可能在2022-2023年开始出现规模增长 。 ”
在行业应用方面 , 韦柳融则表示 , 规模增长的时间会更晚一些 , 可能在2023年以后 。 当然 , 在2021-2023年之间也会有一些相对简单的行业应用如超高清视频的直播与监控、智能识别等开始批量落地 , 但技术要求较高的应用 , 如基于云边协同的沉浸式体验、基于低时延高可靠的远程控制类应用等将在后续2-5年中陆续成熟 。
在技术创新方面 , 未来5G的创新重点仍是提升对行业应用的支撑能力 。 “我们可以看到5G网络技术将在车联网增强、超高可靠低时延、高精度定位、虚拟专网等方面更加突出 。 ”
在产业方面 , 5G的产品形态会更加丰富 。 行业模组开始规模放量 , 预计2020年中国5G行业模组出货量将近50万片 , 2022年出货量将达到千万片 , 行业模组价格有望下降到40美元以内 。 其次 , 泛终端发展全面提速 。 5G泛终端预计将率先在工业、医疗等非成本敏感领域率先普及并迭代演进 , 并持续在文化教育、休闲娱乐等领域不断演进 。 5G的边缘计算的一些技术和产品设备会在未来2-3年逐渐落地 。
此外 , 在韦柳融看来 , 行业使能平台也会得到较好的发展 。 “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小企业以及一些传统行业更好地使用5G技术 , 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基于5G和云计算的行业使能平台 , 给大家提供云计算、边缘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综合能力 , 以满足各行业对定位、语音识别、图形识别等相对共性的需求 。 与此同时 , 行业使能平台提供的服务能力 , 也将推动整个5G应用更好的发展 。 ”
推荐阅读
- 人工智能|聚焦车载人工智能计算芯片研究 推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 低碳发展|四川做强清洁能源产业
- 概念股|孙佳山、张泰旗:警惕元宇宙可能带来的金融泡沫
- 技术|科技赋能创新发展
-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喜迎新年和人机共融时代
- 玩家|电竞手机行业标准升级 升级版引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 风险|筑牢安全线 打造防护堤 中国移动为5G业务发展保驾护航
- 系列|真我GT2系列 x 龙珠将推定制版!全球限量完美融入动漫元素
- 先决条件|商汤科技徐立:对科技发展判断的领先是筑起行业壁垒的先决条件
- 媒体|贵阳“融媒大脑”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