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类|中国真的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全工业体系的国家?( 四 )

2. 中国的市场需求长期受到压抑 , 很多市场需求根本不存在
工业产品的订单说到底都是来自于最终的市场需求的:比如美国和以色列对军备的需求一向旺盛 , 因此军工相关的产业就得以培育 , 所以军工产业链也会相对完整 。 我国的高铁和基建项目需求旺盛 , 因此铁公基相关的产业链也相对完整 。 身处阿尔卑斯山区的奥地利人热爱滑雪 , 因此雪橇滑雪板等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链就比较完整 。
但是我国的消费应该说是政府主导的 , 民间的消费水平并不高 , 并且特别缺乏创意 。 由于在消费端欠缺多样性 , 所以生产端的产业生态也就不会完整 。 例如 , 欧美国家大量使用木材作为建筑材料 , 相关标准完善 , 因此林木自动化采伐、木料加工、拼接板、交叉木等建筑原料制造业 , 以及相关的林业机械和木工自动化等产业链就非常完善 。 相比之下 , 我国的普通民宅几乎没有木结构的 , 所以消费市场几乎为0 , 因此我国的这个产业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
类似的情况在很多领域都是存在的 , 特别是高附加值民用产品的制造业 , 比如各种赛车、改装车、帆船、运动滑翔机等 。 这类产业并没有转移到亚洲和拉美国家 , 而是由于其客观的利润保留在发达国家本土 。 这类产业在我国几乎也是找不到的 , 所以相应门类的工业完整程度也不会很高 。
中国工业系统图景之一:枝繁但叶不茂
如果把整个工业系统比作一棵树 , 那么树的枝干相当于初级的分类 , 而细小的枝干和树叶相当于精细化的产业分类 。 那么一个健康的工业系统的枝杈不见得很多 , 但是每条枝杈上都枝繁叶茂 , 而且枝头长着嫩芽 , 时刻可能萌发出新的枝杈 。
我国的工业系统这棵大树应该说枝杈很多 , 但是每根树枝上的叶子不够繁茂 。 而其中由于叶子过大 , 吸收的养分也就过多 , 反而阻碍了其他叶片和嫩芽的发育 。
可见 , 中国具备全部工业门类完全就是个讨巧的说法 , 不说明任何问题 , 既并不能证明中国的工业系统就是完整的 , 也不能说明中国工业系统的完整性优于其他国家 。
中国工业系统图景之二:缺乏高端部分
与此相关 , 分析工业门类不能仅仅从各个行业的横向视角来看 , 还需从单一行业的纵向视角来看 , 即行业内部的低端、中端、高端部分 。
众所周知 , 中国工业特别强在以成本取胜的低端部分 , 而最近也在中端部分开始逐步具备较强的竞争能力与地位 , 但在高端部分依然很弱 , 很多行业不得不依赖从发达国家进口 。 最近发生的半导体芯片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
从这一视角来看 , 中国并不能说真正具备工业系统的完整性 , 更不能说比其他国家优越 。 换言之 , 中国工业系统从行业纵向视角来看 , 还远远没有达到具备完整性 , 还有很长的路要追赶 。 这也符合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现状 , 正如工信部原部长苗玗所指出的那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