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法|月亮与历法

浩瀚的夜空中 , 点点繁星东升西落 , 出现得很有规律 , 但是群星太多也不显眼 , 夜空中最突出的目标是月亮 , 它的出现跟群星不一样 , 但却有着自己的规律 , 于是 , 月亮的出没也成为制定历法的依据 。
有两个字很特别——朔和望 。 月球围绕地球运转 , 它本身并不发光 , 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的时候 , 被太阳照亮的半个月球恰恰背对着地球 , 通宵达旦看不到月亮 , 这就叫朔 。 当地球处于太阳和月球之间 , 观测者可以看到一轮明月 , 这就叫望 。 从朔到下一个朔 , 或者说从望到下一个望 , 被称为一个朔望月 , 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日12时44分 , 为了书写和表达方便 , 人们把其长度简化为29.5306日 。 如果把29.5306日当成一个月的话 , 很不方便 , 为此 , 历法的制定者做了一些规定 , 规定大月有30天 , 小月有29天 , 大月与小月交错着出现 , 就接近实际时间 , 让每个月都接近一个朔望月 。
按照我国古代的说法 , 太阳属于阳性 , 月亮属于阴性 , 所以按照月亮出没制定出来的历法就被称为阴历 。
在阴历中 , 看到日期 , 也就知道了当时的月亮是啥样子的 , 因为阴历固定地把朔的日子作为月的第一天 , 初一是无月的夜晚 , 十五左右都是圆月 。 可以说 , 阴历记载的就是月亮的圆缺变化 。
【历法|月亮与历法】这样的阴历有自己的不足 , 它虽然解决了一个月是多少天的问题 , 却无法体现出一年是多少天 。 一年的真正长度是365.2422日 , 与阴历的时间不相符 , 阴历的12个月比这段时间短 , 13个月又比它长 , 所以又通过加入其他概念来解决这个问题 , 比如使用闰月等概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