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提升科普场馆吸引力,让高质量科普更加深入人心——访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殷皓( 二 )


答:作为重要的科普阵地 , 我国科技馆近年来在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有效衔接方面 , 已经开展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 , 在机制、模式与内容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
以中国科技馆为代表 , 馆校合作从最初组织青少年集体来馆参观的传统活动形式 , 逐步向定制辅导、课程选修、研究性学习、教师培训等多元化方向发展 。 2017年 , 中国科技馆启动了“馆校结合基地校”专项 , 与北京地区200余所中小学建立紧密联系 , 立足学校、教师与学生的需求 , 推出全方位科学教育服务 , 馆校合作全面提质升级 。
此外 , 中国科技馆还主动进行课程资源开发 , 2020年推出“科技馆里的科学课”系列活动 , 从院士科学人文课、青年科学家科技前沿课、科技馆辅导员科学基础课三个维度为青少年提供优质科教资源 , 已累计走进试点学校200余所 , 服务学生超1.2万人次 。
加强科普与教育融合 , 是为学校教育提供优质科学教育资源的重要途径 。 “双减”政策的新形势下 , 科技馆更需要与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一道 ,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科普|提升科普场馆吸引力,让高质量科普更加深入人心——访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殷皓】分众化、强创新 , 服务公众终身学习
问:科普场馆应如何在提升质量和吸引力上继续着力 , 让科普更加深入人心、老少咸宜?
答:首先应认识到 , 新时代的科普已由“知识补课”向“价值引领”转变 , 更需要强调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 , 突出对科学兴趣、思想观念等的正确导向作用 。 在此基础上 , 提升科普服务效能 , 在科普内容和传播形式上谋求创新是新时代科普工作的方向 。
与此同时 , 提升分众化服务能力 , 打造公众终身学习的阵地 , 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是科技馆义不容辞的职责 。 为此 , 中国科技馆面向不同受众设计分众化、多元化、主题化的活动 。
面向青少年 , 着力打造培养具备科学家潜质青少年群体的乐园 , 用更加新颖有趣的课程和活动激发孩子对各个科学领域的好奇心和科学梦想 , 引导青少年通过科学探究掌握科学方法 , 崇尚科学精神 。
面向成年人 , 结合国家科技发展方向、高新技术、时事热点等成年人感兴趣的话题 , 开发展览和展品 , 并在展览手段中融入时下公众喜闻乐见的休闲娱乐形式 , 使科普更接地气 。
与此同时 , 通过展览活动内容和服务设施的设计 , 提升为老年人、特殊人群的服务能力 。 动员各地科技馆开展“进社区、进养老院”等活动 , 加强健康科普服务等 , 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 使科技馆不但属于青少年 , 也能成为老年人休闲学习的首选场所之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