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幻象比实相更真实,什么是元宇宙?


科技|幻象比实相更真实,什么是元宇宙?
本文图片

文 | 李潇潇
2021年成了当之无愧的元宇宙元年 。 科技圈、资本圈、文化圈、大企业的想象力都被“元宇宙”撩拨起来 , 纷纷发力布局 。
技术驱动下的语境穿越和媒介延展力 
元宇宙(Metaverse)一词来自尼尔·斯蒂芬森的科幻小说《雪崩》 。 Meta表示超越 , Verse代表宇宙 , “超越宇宙”即指平行于现实世界运行的人造虚拟空间 。
这本书中 , 信息视角下的人有多个数字分身 , 语言、文化、基因乃至意识都由代码组成 。 时间空间不再成为丈量人们意识的基本尺度 , 人类在“元宇宙”里生活 , 永不下线 。

科技|幻象比实相更真实,什么是元宇宙?
本文图片

哲学层面 , 让·波德里亚的“拟象”可视作元宇宙概念雏形 。 在他看来 , 真实与虚拟经过无数次内爆后 , 现实成为由符码和模型所建构的“超真实”拟象 。
这种现实与虚拟间的映射关系可以借抽象代数表达 。 以R代表现实世界的客体元素集合、R’代表虚拟世界元素集合 , 那么:
 
拟象≧现实世界(R)+虚拟世界(R’) 。 从某种角度看 , 这个公式也揭示了智力资本增殖的普遍规律 。

科技|幻象比实相更真实,什么是元宇宙?
本文图片

二十多年来 , 《雪崩》中的“虚拟实境”等科幻理念成了无数网络工程师追求的终极梦想 。 同时 , 随着文化观念演进 , 元宇宙逐渐成了文化指涉的经典母题和一种世界观设定:电影《黑客帝国》矩阵模拟的人类世界、电影《头号玩家》里的虚拟游戏世界“绿洲”……
从纸媒到影视等单向视听媒介 , 再到交互式空间 , 元宇宙在不同媒介间流动自如 , 其概念也不断延展 , 呈现出跨媒介的整合能力 , 并与尖端技术互动 。 在当下语境 , 可视其为移动互联网的升级版 , 即全息沉浸式互联网 。
“元宇宙”的关键技术及硬件支撑主要包括六方面 , 它们让“元宇宙”从抽象到真正落地 , 人们对“元宇宙”的理解也越来越具体 。
网络和算力技术 , 具体来看 , 如空间定位算法、实时网络传输、GPU 服务器、边缘计算等 。 这些基础架构解决了参与者实时同步、运行成本、网络拥堵等问题 。 虚拟场景拟合、数字孪生技术映射现实世界 , 生成镜像 。 实时渲染 , 实现数据实时图形可视化;人工智能 , 实现机器学习和人机互动;电子游戏技术 , 如支持游戏的程序代码和资源(图象、声音、动画)的游戏引擎;交互、扩展现实技术 , 如VR、AR、MR、XR、云原生 , 持续迭代升级 , 深化感知和沉浸式体验;区块链技术 。 通过智能合约搭建经济体系 , 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社交、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物联网 , 让数字全面嵌入人的日常生活 , 并形成广泛的交互接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