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展锐物联网生态技术能力是如何炼成的?| 赛道Hyper( 二 )


黄宇宁说 , “可以想象 , 拥有30亿-50亿甚至 500亿个连接的网络价值能有多大?!”
超量的IoT连接 , 叠加“端边云”的智能计算 , 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边界将被打破 , 数字化红利也将从消费领域扩展到社会的各个基础行业 , 包括5G在内的全场景通信技术 , 将完成从个人到工业体系再到整个社会的智能化升级 。
当前 , IoT蜂窝通信网络呈现出四代技术并存的局面 。
2G/3G正在加速向4G/5G转网 , 4G阶段出现为物联网场景做“预热”的通信标准 , 如NB-IoT低功耗广域物联网和Cat.1中速广域物联网等 , 这些标准的特性是“人联网” 。
5G通信技术 , 是为物联网而生的首个通信制式 , 除了“人联网” , 还实现了“物连物” 。
在5G三大场景中 , eMBB(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最先实现商用 , 侧重追求极致大宽带移动通信体验;uRLLC(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提供极低时延和高可靠性 , 是5G面向行业连接应用的关键手段;mMTC(massive Machine Type of Communication) , 即海量机器类通信 , 专为构建万物互联而生 。
展锐5G技术生态朋友圈
基于展锐在全场景通信技术领域长期的技术沉淀 , 展锐能为多样化的连接(尤其是工业级IoT)提供技术支撑:从十米到十万公里距离的连接 , 展锐有较为完整的商用连接技术和产品体系 。
比如5G R15 eMBB场景 , 展锐研发了业内首款同时支持载波聚合、上下行解耦和超级上行等技术的5G调制解调器 。
R15 eMBB实现了5G基本功能 , 保证5G“能用”:但是 , 虽然R15的网络传输速度在目前应用最广泛 , 但该版本只解决了传输数据的问题 , 做不到终端精度控制 , 这需要R16加以解决 。
R16标准完善了uRLLC和mMTC特性 , 让5G从“能用”进化到“好用” , 加速5G在工业、汽车、能源、医疗和公用事业等行业领域的规模应用 , 使5G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 。
7月30日 , 展锐和中国联通完成全球首个基于3GPP R16标准的5G eMBB+uRLLC+IIoT(增强移动宽带+超高可靠超低时延通信+工业物联网)端到端的业务验证 。
9月16日 , 展锐与联通数科联合官宣基于唐古拉V516(5G)平台 , 在5G物联网领域开展战略合作 , 共同面向5G工业互联网重大机遇 , 推进5G R16技术发展和商用加速向纵深落地 。
展锐5G R16 Ready的关键特性 , 主要功能是实现了5G更好地支持垂直行业应用 , 为工业装备、钢铁制造、交通港口、矿产能源、医疗健康等领域带来数字智能技术变革 。
除了5G , 在中低速物联网技术应用场景 , 展锐也有所布局 , 如在公网对讲机领域 , 展锐份额接近80% , 云喇叭市占率为70% , OTT(Over The Top)领域Wifi份额有60% , 市占率第一 , 在快递车充电换电领域 , 展锐产品份额占比近60%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