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下一代域名系统:虚拟世界“导航”建设新思路( 二 )


自我国于1994年加入国际互联网至今 , 中国互联网经历了近30年的飞速发展 。 然而 , “与蓬勃发展的互联网应用和逐步走向国产化替代的物理设施的状况完全不同 , 中国仍然面临网络根基‘断网’风险 。 以域名系统为例 , 包括根、顶级域在内的互联网核心基础资源的自主率极低 , 承担基础服务的域名系统解析设备98%使用的是国外软件 。 ”毛伟说 。
当前 , 国家高度重视互联网域名系统的发展 ,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指出要建设互联网域名安全保障系统;《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提出要加快互联网域名系统的全面改造 。
“域名系统的英文简称是DNS , 对DNS我们有新的诠释 。 D是‘域’(Domain) , 域名系统是全球最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之一 , 我们需要在标准建设、治理规范、技术革新等层面有参与、有担当、有作为 , 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 N是‘名’(Name) , 新顶级域名的开放申请 , 开启了全球互联网空间资源发展的新契机 , 我们要在规则制定、平台建设、技术标准等方面做好充足准备 。 S是‘系统’(System) , 域名系统是重要的核心业务控制枢纽 , 是支撑网络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基础设施 , 我们需要打造自主可控的网络枢纽 。 ”毛伟说 。
下一代“导航” , 兼顾共享与自主
“下一代域名系统是传统域名系统的延伸 , 除了寻址解析之外 , 还涵盖了互联网根基、顶级域市场和企业级市场 , 是从互联网入口到互联网根基的全栈域名系统 。 ”毛伟说 。
关于“下一代域名系统该如何实现” , 域名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总经理邢志杰介绍 , 应当从新体系、新技术、新产业三个维度 , 打造下一代域名系统 。
“新体系即以互联网根基、顶级域和企业级的全栈技术 , 参与全球互联网体系治理;新技术即以自主可控技术为支撑 , 满足对海量的解析和智能调度需求;新产业即以数字化转型和新基建为契机 , 推动传统域名行业和产业升级 。 ”邢志杰说 。
在毛伟和邢志杰等人看来 , 下一代域名系统的建构将是一个既助力全球互联网共享共治 , 又实现我国域名系统自主可控的过程 。
毛伟介绍 , 目前 , 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方面 , 我国正在积极参与网络根基治理 , 域名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参与起草了多项IP根(RPKI)相关国际标准以及多份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根服务器治理报告 。 在实现软件自主可控方面 , 域名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推出了自主研发的域名系统基础软件“红枫” , 相比国外同类软件获得数十倍性能提升 , 且全面适配国产CPU和操作系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