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爱好者|今天,你在哪里健身
9月19日 , 深圳 , “90后”图书编辑钟宁约上跑友们一起 , 开始了21.1公里的长跑 。 9月份 , 算上线上无氧运动和线下跑步的时间 , 钟宁已累计运动3144分钟 。
如今 , 像钟宁一样热爱运动的人越来越多 。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 , 截至2020年 , 中国体育消费总规模达1.5万亿元 ,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为4.35亿人 , 比2019年增加2700万人 。
“体育健身的消费群体越来越广泛 , 这给健身市场带来了发展空间 。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经济学系主任李艳丽说 。
从俱乐部到工作室
在位于北京丰台区的中田健身工作室 , 来健身的丰台区马家堡街道居民杨萱告诉采访人员:“我之前在健身俱乐部健身 , 只是用用跑步机、上上团课 , 缺少针对性的训练 。 ”在反复考察之后 , 她选择了这家工作室:“连锁店价格全国统一 , 场地相对宽敞 , 而且是一对一的私教 , 适合我这样的健身‘小白’ 。 ”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从传统大而全的健身俱乐部中抽身 , 走进了小而精的健身工作室 。 采访人员搜索发现 , 仅在北京地铁10号线草桥站到角门西站1.5公里的距离内 , 就分布着9家健身工作室 。 其中 , 位于角门西站旁边的时代风帆大厦里 , 私教工作室多达6家 。 采访人员走访发现 , 这些工作室通常配备有4名至6名教练 , 场地相对于动辄上千平方米的健身俱乐部更为小巧 , 通常在200平方米左右 , 收费为每节课250元至350元不等 。 一次性买的课程越多 , 单节课的价格越便宜 。
在训练模式上 , 工作室摒弃了传统健身俱乐部一对多的模式 , 变成了一对一的“私人定制” , 教练会为每个学员制定专门的计划 , 并根据学员情况对课程进行随时调整 。 “我还会督促学员把一日三餐的照片按时发给我 , 从而在热量摄入方面为学员提供相应指导 。 ”私教杨晓倩告诉采访人员 。
疫情期间 , 传统的健身俱乐部受到很大冲击 。 一部分原因是面积大带来的房租成本和教练多产生的人力成本更多;另一个原因是健身俱乐部更容易形成人员聚集 。 “疫情期间 , 最先关闭的是带泳池的健身房 , 其次是大型不带泳池的健身房 。 工作室因为人流量小 , 反而更容易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条件下生存 。 ”李艳丽认为 , 运营机制更灵活、针对的细分市场人群更精准、客户黏性更强等也是健身工作室的优势 。
与教练“云上见”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 , 由于健身场地和个人活动范围受到诸多限制 , 很多像钟宁一样有健身基础的人选择居家健身 。
北京的健身爱好者张浩告诉采访人员 , 疫情前他在一家健身工作室上了近一年的私教课 , 对无氧运动有了一些了解 。 “其实好多动作都是重复性的 。 现在 , 我一周大概有四五天都跟着线上课程运动 , 效果也不错 。 ”张浩说 。
推荐阅读
- 尺寸|3199元起,小米12/12 Pro/12X手机今天晚上20点正式开售
- 影像|听说今天雷总和苏炳添赛跑了?
- 公司|健身镜开启“百镜大战”,是刚需还是智商税
- 训练|华为运动健康 Beta 新版本测试:新增健身课程分享、血压挑战计划
- 宝将|相互宝将于明年1月关停,华为回应6亿元成立精密制造公司,俞敏洪正式进军直播带货,台积电1nm工厂敲定,这就是今天的其他大新闻!
- 体育|抖音发布体育内容报告 网友关注“健身、自律、锻炼”
- 许檬|年轻人健身:个性化、碎片化,随时随地“动起来”
- 派对|吉利中国星x超级猩猩健身派对,双星闪耀夜上海
- 基准|MIT本科生研发机器人基准“健身房”,可进化出30多种运动能力
- 华为|华为智慧助手·今天12.0.2.200测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