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信息|别误读了“花呗入征信”
【相关信息|别误读了“花呗入征信”】9月22日 , “花呗将全面接入央行征信系统”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 近日 , 很多用户都收到了“花呗服务升级”提示 , 显示用户需签署《个人征信查询报送授权书》 , 同意授权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查询/报送相关信息 。 对此 , 花呗方回应称 , 在用户授权的前提下 , 花呗的相关信息会逐步纳入征信系统 。 保持良好的使用习惯 , 不会影响征信记录 。
近年来 , 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习惯了将花呗用作“支付工具” 。 一方面 , 使用花呗只要按时还款 , 并没有什么利息 , 且还可以一定程度满足分期付款、超前消费的需求;另一方面 , 很多人乐于把自己的钱放到余额宝等理财产品里去产生收益 , 然后使用花呗进行日常消费 , 这样可以一举两得 。 但事实上 , 使用花呗本质上仍是一种互联网借贷行为 , 只是因其使用灵活性、便利性 , 让人往往忽视了这一点 。 对此 , 我们需要厘清认知误区 , 清楚认识到花呗是一种互联网信贷服务、消费金融产品 。
花呗入征信其实无需大惊小怪 。 从国际经验看 , 数字信贷服务纳入征信系统是大势所趋 。 作为金融产品 , 花呗接入央行征信系统 , 是管理升级、规范发展的必然 。 事实上 , 花呗从去年已开始逐步、有序推进接入征信 。 据了解 , 此前 , 微粒贷、京东白条等也已经接入了央行征信系统 。 有人说 , 花呗入征信会影响个人贷款 , 这算得上一种误读 。 因为对于守约守信、按时还款的用户来说 , 其实大可不必担心;并且 , 良好的花呗使用记录反而能够成为用户经济实力和信用水平的证明 。
在笔者看来 , 花呗入征信不失为一件好事 。 从社会层面看 , 依托花呗庞大的用户基数 , 将数以亿计的“信用白户”纳入国家的征信体系 , 有助于建立更加全面、精准、细化的信用体系 。 从经济运行看 , 对于互联网信贷甚至整个金融行业来说 , 花呗入征信能更好地为金融机构服务 , 未来部分不良用户的套利空间也将会降低 , 有助于更好地规避风险 。 对用户来说 , 社会信用体系的逐步完善、个人征信系统的覆盖场景逐渐补全 , 有助于个人未来获得更精准、更优质的金融服务;同时 , 越来越多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纳入征信 , 有助于提升社会信用意识 , 让更多人重视自己的“经济身份证” , 减少违约失信行为的发生 , 引导理性消费 。 我们不妨以花呗入征信为契机 , 在建构信用消费、建设信用社会上迈开更大步子 。(张冬梅)
推荐阅读
- 建设|这一次,我们用SASE为教育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识别|沈阳地铁重大变化!能摘口罩吗?
- 识别|天津滨海机场RFID行李全流程跟踪系统完成建设 行李标签识别成功率可提升至99%
- 视点·观察|张庭夫妇公司被查 该怎样精准鉴别网络传销?
- 泡芙|传下去
- Lenovo|联想将推出135W Type-C充电器:游戏本告别“砖头”
- 车型|买车一定要有OTA?别克来告诉你答案
- 领域|上海市电子信息产业“十四五”规划:以集成电路为核心先导
- Tencent|微信小程序新规则:调用个人敏感信息将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