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产业发展日益受到重视 ,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推动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 。 作为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一环 , 机器人产业正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目光 。
【疫情|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人才(品牌论)】与科幻电影中高度智能、具有情感的机器人不同 , 现实中的机器人更多是一种自动执行工作的装置 , 以辅助人类完成重复、危险、精确的工作 , 在各行各业已实现应用:生产线上 , 机器人替代工人完成喷涂、组装等任务;矿井之下 , 机器人替代人们进行采煤、运输等工作 。 总体来看 , 机器人的应用可以纾缓人力短缺、保障安全生产 。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 , 机器人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 无人消毒、无人配送大显身手 , 助力疫情监测、阻断传播、保障民生 。 机器人 , 不再是人们印象中遥不可及的新奇事物 , 而已润物无声 , 渗透进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
现在 , 中国机器人产业“正入万山圈子里 , 一山放过一山拦” , 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 由于起步晚 , 中国机器人产业面临着关键技术短缺、高端供给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 有被“卡脖子”的风险 。 相较技术短板 , 人才紧缺更值得关注:目前中国相关人才仍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 , 而机器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 倘若没有足够的本土研发人员支撑 , 只能亦步亦趋 , 无法真正做到领跑机器人产业 。 中国距离成为机器人制造强国仍道阻且长 。
放眼未来 ,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 2020年中国机器人产业突破千亿元 , 技术水平稳步提升 , 核心部件加速突破 , 整机性能持续增强 , 行业应用深入拓展 。 一系列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应运而生 , 也为机器人产业的良好、有序发展注入正能量 。 据权威机构预测 , 在未来一段时间里 , 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市场需求仍将进一步增长 , 机器人产业发展将继续处于“黄金时代” 。
挑战与机遇并存 , 中国机器人产业如何于危机中育先机?自主创新 , 就是对这一问题永不过时的回答 。 曾经 , 中国企业通过入股、并购国外相关企业以引进技术 , 试图以此在机器人产业迎头赶上甚至弯道超车 。 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 , 唯有自力更生 , 推动产、学、研、资全面融合 , 久久为功 , 才能使中国机器人产业不再受制于人 , 真正做大做强 。
让自主创新不再是纸上谈兵 , 关键在人才 。 为推进相关人才有用武之地 , 政府、高校等各方应该加强协作:政府筑巢引凤 , 给予创业者政策、税收、贷款等优惠 , 促进研发成果落地开花、投入市场;高校积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 , 既应注重人才理论培养 , 也应注重人才职业技能培训 , 通过推荐相关企业、扶助自主创业等方式 , 推进相关专业学生尽早熟悉产业、熟悉市场 , 更好发挥自身知识才干 。
推荐阅读
- 人物|马斯克谈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有性格 明年底或完成原型
- 硬件|Yukai推Amagami Ham Ham机器人:可模拟宠物咬指尖
- 王者|布局手术机器人赛道,谁是王者? | A股2022投资策略⑩
- IT|全球每日新增确诊病例首超100万例 世卫:两大毒株正掀起“疫情海啸”
-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喜迎新年和人机共融时代
- 国际|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获国际创业大赛冠军,获价值千万元奖励
- 猎豹|数字化助力实体消费 机器人让商场“热”起来
- 机器人|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获国际创业大赛冠军,获价值千万元奖励
- the|福奇:美国奥密克戎毒株疫情可能在1月底达到顶峰
- 观众|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