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开学第一课》 , 我组织学生与“同伴”一起观看 , “同伴”可以是父母、兄弟姐妹、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家人 , 也可以是同学或者班内几个家庭的成员 。 这样便于长辈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启迪孩子的思想 。
陈烁羽对航空航天知识特别感兴趣 , 梦想长大以后当一名宇航员 。 当天 , 爸爸一直陪他观看节目 , 看到中国空间站部分时 , 爸爸问“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是谁”?陈烁羽脱口而出 , “苏联人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 。 他是首个进入太空的地球人” 。 爸爸再追问 , “宇航员在太空舱里需要克服的最大困难是什么”?陈烁羽答 , “最难克服的困难莫过于失重” 。 爸爸又问 , “近视眼能当宇航员吗”?陈烁羽说 , “可以 , 我在书里都看到宇航员是戴着眼镜的” 。 这引起了爸爸的怀疑 , 父子俩立刻查阅资料 。 结果发现 , 俄国宇航员确实已经明确过在太空解决了戴眼镜的问题 。 但是 , 各国宇航员的选拔条件不一样 , 要想当一名航天员 , 从小保护好视力很重要 。
父子俩交流的视频上传到班级群里后 , 引发了老师和家长的兴趣与思考 。 大家意识到家长的知识储备对引导孩子求知的重要性 。
心理学家阿德勒有句名言:“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 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 ”这句话深刻解析了家庭教育、亲子陪伴对于一个人的影响 , 高质量的家庭教育能够培养出懂感恩、有抱负、内心温暖且强大的孩子 。
项钦的爷爷毕业于清华大学 , 老人家从不溺爱孙辈 , 项钦“最怕”的人是爷爷 。 日常生活中 , 爷爷很少教他知识 , 更重视对他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 这一次 , 爷爷带几个男孩一起看节目 , 观看过程中没有任何说教 , 只是提醒孩子认真看 。 节目结束后 , 老人家告诉孩子们:“要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 , 好成绩固然重要 , 但最重要的是拥有保家卫国的伟大志向 。 ”老人家给年轻的父母上了最朴实且真实的一课 。
教育的目的在于生发人的内动力 , 促成每一个人的自主成长 。 正如叶澜教授所言 , 我们要让孩子成为“主动健康发展的人” 。
这次亲子共看《开学第一课》活动 , 让我看到了家庭教育的独特性 , 家庭带给孩子的精神享受是学校无法提供的 。 班主任要做的就是引导家长认识自己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的不可替代性 , 给孩子一个丰盈、富足的精神家园 。
(作者单位系云南省昆明市中华小学书香门第分校)
《中国教师报》2021年09月22日第10版
【中国|互动促思活动探究】作者:饶 佳
推荐阅读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系列|2021中国航天发射圆满收官!年发射55次居世界第一
- 微信|微信支付“九宫格”全面支持开通中国银联云闪付
- IT|全球汽车行业价值两年突增至3万亿美元 中国电动车企立大功
- 运载火箭|2021中国航天发射次数首破50
-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喜迎新年和人机共融时代
- 观众|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 观众|古筝机器人现场演奏,32件展品亮相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
- 疫苗|中国生物:全球首支获批使用二代新冠疫苗将在阿联酋用于序贯接种
- 风险|筑牢安全线 打造防护堤 中国移动为5G业务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