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论|从读书开始 改变自己和世界( 二 )


方法论一:读书不等于思考
涂子沛从8个层面纠正人们对读书的错误观念:读书不等于思考、听或看懂不等于真的懂了、笔记不等于摘录、记忆力好也要做笔记、上网不等于阅读、诵读不只是小学生做的事情、成功背后没有高深的秘笈、意志力不是无限的 。
“绝大部分人 , 包括我自己 , 在读书时是没有思考的 。 ”涂子沛以开车来比喻思考 , “读书是坐车 , 坐车的人通常不用认路 , 而开车的人需要 。 ”
读书时如何做到保持思考?涂子沛认为 , 思考就是超越信息本身 , 寻找联系 。 当我们了解了一些信息 , 如何才能证明我们是真的懂了呢?“说出来、写下来、做出来 。 ”
“很多人是拒绝思考的 , 我们必须改变这种习惯 。 ”
在纠正错误观念的同时 , 他也提出了“标签式阅读”、建立“知识图谱”等实用的读书技巧 。
当我们的头脑储备了大量信息 , 如何进行信息管理?涂子沛以当前互联网通过打标签实现广告精准推送为例 , 阐明大数据通过标签实现信息分类和聚类的核心 , 并由此及人:在信息时代 , 人们应该善用信息化工具做笔记 。
“当你每天用工具把信息和标签记录下来 , 所有信息自动生成一个页面 , 你的进步会越来越多 。 ”具备标签思维后 , 下一步则是建立知识图谱 。 涂子沛强调 , 学习需要思考 , 需要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知识图谱 , 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体系 , 才能让自己在看问题时有清晰视角 。
涂子沛还指出 , 信息时代 , 人们应该提高信息检索能力以增强自身竞争优势 , 并通过数据量化的手段进行自我管理 。
方法论二:培养自己的数商
涂子沛最早提出“数商”的概念 , 并在2020年出版的《数商》一书中 , 进行了充分阐释 。 他建议学生们 , “培养自己的数商 , 使用、驾驭数据的能力 。 ”
那么 , 什么是数商呢?智商集中表现为逻辑分析能力 , 而数商则指记录数据、整理数据、组织数据、保存数据、搜索数据、洞察数据、控制数据等能力 。
在培养数商的同时 , 人同样需要提高自己的控制能力 , 克服数据沉浸和无意识上瘾 。
“很多人有种错觉 , 以为上网就是阅读” 。 他以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透露的数据为例 , 2019年 , 7.5亿人使用微信朋友圈 , 每天人均打开十几次 , 总量100亿次 。
有数据统计 , 中国手机网民人均安装APP多达50款 , 每月新装12.9款 , 同期卸载3.9款 。 与此同时 , 中国手机网民每日平均花费4.2小时使用APP , 其中社交网络类APP88.6分钟 , 网络视频类APP62.7分钟 , 新闻资讯类APP23.9分钟 。
他认为 , 可以学会用量化的方法进行自我管理 , “自我量化 , 可以让人不断认识和改变自己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