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9月28日电 (马帅莎)作为2021中国科幻大会重要活动之一 , 中国科幻研究中心2021年成果发布会28日在北京召开 。 与会人士表示 , 科幻研究是科幻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 , 有助于人们了解科幻现状 , 对创作者具有“指南针”式作用 。
会上发布了《中国科幻发展年鉴2021》《中国科幻发展报告2015-2020》《北京科幻产业发展研究》《世界科幻动态》等一系列成果 , 从历时、共时、业态、区域、城市等视角呈现中国科幻发展 , 展示科幻发展“中国模式”研究视野 。
其中 , 《中国科幻发展年鉴2021》评述了2020年中国科幻发展状况 , 内容涉及科幻创作、出版、影视、游戏、周边产品、中外科幻交流以及科幻教育等 , 并对发展中出现的亮点和值得注意的新现象进行了剖析 。
对于此次发布的系列成果 , 科幻作家王晋康表示 , 科幻研究是科幻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 , 系列成果有阶段性总结、有解剖麻雀式的研究 , 很好地呈现了科幻发展历程 , 体现出科幻已经具有全社会的影响 。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系教授、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主任刘兵指出 , 系列成果具有标志性 , 标志着科幻研究领域步入正轨 , 为关心科幻事业的人们了解科幻现状提供重要基础 , 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说 , 系列成果富有特色 , 并站在更广阔的视角 , 从对科普、科幻和科技进行综合性研究、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提出了畅想和建议 。
【与会者|中国科幻研究中心2021年成果发布会召开 与会者称科幻研究具有“指南针”式作用】《科幻世界》副主编姚海军指出 , 科幻产业研究是富于开创性的成果 , 在科幻研究上探索出了一条有益的路 。 姚海军同时从科幻作品研究、科幻和科学的关系、科幻创作趋势的把握等方面做了展望性的点评 。
科幻作家江波以科幻创作者的角度 , 指出系列成果对创作者而言具有“指南针”式作用 , 可帮助创作者把握中国科幻发展状况、开阔眼界、启发创作 , 也为创作者将作品和科幻产业结合提供了指引方向 。 (完)
推荐阅读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系列|2021中国航天发射圆满收官!年发射55次居世界第一
- 微信|微信支付“九宫格”全面支持开通中国银联云闪付
- IT|全球汽车行业价值两年突增至3万亿美元 中国电动车企立大功
- 运载火箭|2021中国航天发射次数首破50
-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喜迎新年和人机共融时代
- 观众|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 观众|古筝机器人现场演奏,32件展品亮相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
- 疫苗|中国生物:全球首支获批使用二代新冠疫苗将在阿联酋用于序贯接种
- 风险|筑牢安全线 打造防护堤 中国移动为5G业务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