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星河:大规模集训式培养科幻作家不可取,需要更多针对性培养

新京报快讯(采访人员 王景曦)2021中国科幻大会于9月28日晚在北京首钢园开幕 。 此前 , 在首钢园举行的一场“科幻大咖主题演讲”上 , 北京作家协会专业作家、著名科幻作家星河 , 立足当前青年科幻作家的特点 , 讨论了青年科幻作家的成长问题 。
星河表示 , 科幻大会中趣味性强的环节可以引起很多人对科幻的兴趣 , 但科幻大会也需要学术性的讨论 , 并且他希望能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 。 “中国科幻大会已经开了好几届 , 科幻文学与科幻产业的重要意义与各种利好我们已经谈过很多 , 所以今天我希望在这里讨论更为具体的问题 。 ”

大会|星河:大规模集训式培养科幻作家不可取,需要更多针对性培养
文章图片

北京作家协会专业作家、著名科幻作家星河现场演讲 。 新京报采访人员 王景曦 摄
青年科幻作家培养模式有两大误区
近年 , 国内科幻文学、电影等领域的优秀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 科幻大潮势头正劲 。 有许多热爱科幻的青年 , 他们不但阅读与欣赏科幻 , 而且也投身于科幻创作中 。 星河发现 , 在这些新人当中 , 有些人往往没能坚持下去 , 有些人甚至彻底流失 , 不再有精品佳作问世 , 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星河向采访人员介绍 , 在目前常见的科幻作家的教育与培训当中 , 能看到两个比较明显的误区 。
首先 , 是单纯讲述科幻理论 , 辅以文化分析 。 这看似传递出不少高端信息 , 但实际上无助于真正的创作实践 。 “能鉴赏与分析作品是一回事 , 能书写出自己的东西是另一回事 。 ”
另一个误区 , 是一些相对成熟的作家通过分享自己的成功经历来教育青年作家 , “事实上由于时代局限和个人成长环境所限 , 很多东西是难以简单复制的 。 这会给年轻的作者带来极大的困惑 , 模糊正在努力的方向 。 ”星河说 。
他介绍 , 现有的某些科幻教育培养模式 , 很像大规模集训 , 比如市面上常见的写作课 。 现如今科幻文学作家需要深入、有针对性的培养 。 “毕竟我们并不希望批量生产科幻作家 , 作者数量的增多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拥有一个良好的产业源头 , 我们需要的是更多更好的优质科幻作家 。 ”
专家访谈
科幻作家应真正理解科学含义
新京报:为什么会关注中国科幻文学青年作家的成长问题?
星河:我也是从青年开始便投身于科幻创作的 , 那会比较而言没有这么多的条件、机会 , 也没有多少人指导 , 现在既然条件更好 , 我觉得我们可以提高一下培养新人的效率 。
另外也是因为我参加了很多科幻文学作品的评审 , 从中看到很多稿子存在的问题 。 我接触的作品比较多 , 每年要编年选 , 基本上把全国这一年比较有影响力的科幻作品、刊物都看了一遍 , 所以更能直观地觉察到问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