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当国产运动品牌“卷起”科技竞争,我们的视野不只是国内市场( 三 )


十年前 , 类似“科技创新大会”的活动 , 基本都是由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主导 。 国产品牌没有意识 , 甚至认为这样的发布会没有意义 。
一方面 , 国产品牌过往的发展历程 , 更多以生意为导向 , 更愿意投入在代言、店铺和广告营销上 , 而在科研方面投入甚少;另一方面 , 起步较晚的国内体育用品行业 , 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现实成果也捉襟见肘 。
但当安踏以科技为主题召开发布会时 , 或许预示着 , 国产运动品牌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
正如安踏品牌副总裁兼CMO朱晨晔所说:“我们希望通过一年一届的创新科技大会成为未来运动产品行业里引领行业趋势、探讨最新科技应用的平台 。 ”
而科技的投入和产出 , 本身就存在一个周期性 。 比如安踏此次发布的“氮科技” , 是孕育3年之久的产物 。 近5年(2016-2020) , 安踏集团整体研发投入在30亿元左右 , 研发成本占收益的百分比为2.5-2.9% 。
虽然相比国际品牌7%的科研成本还有距离 , 但是考虑到国产品牌庞大的人群基数和迭代速度 , 追上和赶超国际一线品牌并非遥遥无期 。
“我们2035年肯定能赶上、甚至超越国际一线品牌 。 ”在安踏品牌鞋创新管理中心高级总监蔡之本的眼中 , 制定了五年为一个单位的创新战略规划 。
“我们现在还在第一阶段的前期 。 我们现在最大的目标是我们要利用中国自己的创新跟科技 , 跟我们整个产业行业一起 , 先做到在性能上跟国际品牌达到能够抗衡的程度 。 ”
显然 , 国产品牌的目标不止是和国际品牌分庭抗礼 , 国产品牌的未来也不只是国内市场 。
就如蔡之本所说 ,“总有一天 , 在运动科学研究和创新方面 , (国产品牌)能够代表我们国家 , 走向国际化 , 这是我们在这件事情上的目标 。 ”
【产品|当国产运动品牌“卷起”科技竞争,我们的视野不只是国内市场】本文来自澎湃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