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欧洲杯酣战正热 , 绿茵场上时时出现的中文围栏广告引起了不少球迷的注意 。 本届欧洲杯公布的12家赞助商中 , 中国企业就占了三分之一:海信、支付宝、Vivo、抖音 , 这四家公司让中国刷足了存在感 。
众多中文广告中 , 有一句格外引人瞩目:激光电视 , 世界第一 。 简单粗暴的八个大字 , 一旁标注着海信的英文商标 。
斥巨资赞助欧洲杯 , 打出的广告词却不是自己家的产品 , 而是“激光电视”这个品类 , 这不免让人疑惑——毕竟中国有几十家做激光电视的企业 。
实际上 , 海信这句广告词带出的是这家公司在激光电视领域的龙头地位 , 同时 , 也映射着中国家电企业从品牌输出向技术输出的转变 。
国产“新物种”的逆袭
文章图片
激光电视不是新鲜事物 , 但比起大众所熟知的液晶电视 , 其普及率确实还比较低 。
从原理上来说 , 激光电视是一种短焦投影技术 , 利用激光投射形成图像 。 这一技术自上世纪60年代诞生 , 在本世纪初开始商业化 , 当时技术主要由日韩引导 。
与此同时 , 显示领域还有其他技术路线在“打架” 。 如第一代电视技术——CRT显像管 , 有着“大肚子”外形 , 较为笨重;让电视平板化的等离子显示技术等 。 但在技术进步和龙头厂商产能优化的过程中 , CRT与等离子均被淘汰 , 剩下的就是液晶背光显示(LCD)与OLED自发光显示 。
但不论是LCD还是OLED , 日韩厂商仍然把控着上游的核心材料以及技术能力 , 我国的自主研发能力薄弱 。
是否有另一种显示技术路线 , 能够打破海外的技术垄断?海信从多年前就下定决心 , 攻克激光电视技术 , 把握自主权 。 2007年以来 , 十多年里海信高层曾数十次往返于日本、美国 , 围绕显示芯片、激光器、抗光屏、光学镜头等零部件 , 寻找并推动激光电视产业链条上的“最优组合” 。
相较于液晶电视 , 激光电视的不同之处在于:大尺寸、健康护眼、低功耗以及方便安装等 。 激光电视使用主机投射至专用屏幕 , 而屏幕本身并不发光 , 有效规避了传统液晶电视随着屏幕尺寸变大而出现的价格贵、安装复杂、功耗高等种种问题 。
2014年 , 海信首次在国内提出了“激光电视”的概念 , 并成功将这一产品产业化 , 推出了一款100英寸超高清激光显示产品 。 此后 , 小米、极米、长虹等企业同样跟进 , 不断推陈出新 , 将产品价格一路往下拉 。
如今激光电视已经成为彩电行业中少有的增长型产品 。
彩电市场已经饱和 , 近几年销量规模不断下滑 , 仅看最近的618数据 , 彩电线上销量就同比下降19.6% 。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 , 今年一季度 , 国内彩电销量为990万台 , 对比2020年一季度下滑0.6% , 对比2019年一季度下滑20.5% 。
而激光电视则实现了“逆势增长” 。 洛图科技发布的《2021中国激光电视发展报告》来看 , 2021年1季度 , 中国激光电视出货4.7万台 , 同比增长54% , 比2019年1季度增长21% 。
2014年到2021年 , 激光电视7年来的复合增长率超过了100% , 海信带头 , 许多科技巨头都布局激光电视领域 , 成就了其高速成长 。
激光电视普及正当时
文章图片
正值中国消费升级热潮 , 人们对于大屏的需求愈发强烈 。 尤其在疫情中 , “宅经济”让人们更偏爱大尺寸显示器与电视 。
激光电视正迎合了这一需求 。 75-120英寸是目前激光电视的主流尺寸 , 而它们的价格较传统液晶电视要划算得多——一般是后者的1/8到1/10 。 面对这样的“真香”价格 , 海内外消费者都开始考虑将激光电视放入自家客厅 。
另一方面 , 如今一线城市居住空间普遍较小 , 如客厅较小 , 视距太短 , 大尺寸电视的观看体验并不好 。 然而激光电视的护眼特性 , 让人近距离观看大屏也较少感觉疲劳 , 很适用于小户型家庭 。
激光电视正在普及 。 洛图科技发布的《2021中国激光电视发展报告》显示 , 2021年1季度 , 中国激光电视出货4.7万台 , 同比增长54% , 比2019年1季度增长21% 。
不仅如此 , 海信的出海能力也是国内企业中排在前面的 。 据了解 , 今年海信在海外的自主品牌收入占比将突破80% 。 其中 , 激光电视就贡献了不少 。
海信激光电视已经敲开了欧洲市场的大门 , 正不断进入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卖场和门店 。
海信国际营销工作人员王晓丹介绍说:“激光电视以其特有的大屏沉浸(Live in Picture)、色彩真实和声音震撼的特点 , 赢得了越来越多欧洲消费者的认可 。 ”从其调查的用户数据来看 , 公司高管、工程师、教授和商务人士为主力购买人群 , 大多安装在客厅和影音室 , 并开始进入欧洲公司的会议室 。
值得一提的是 , 西班牙足协在欧洲杯期间还专门采购了8台100英寸海信激光电视观赛 , 并将其中6台送给了西班牙球员 。
激光电视的市场规模还在扩大 。 奥维云网预计 , 到2022年 , 激光电视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将突破100万台 , 销售额达到118亿元 。
随着新中产人群的扩大 , 个性化、注重品味的消费需求正拉动消费升级 。 而激光电视的技术不断更新 , 发声屏幕、卷曲屏等“黑科技”特性也不断吸引着年轻人 , 加速年轻消费群体的购买热情 。
“领头羊”海信
文章图片
早在2010年 , 国家就提出“着力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等核心基础产业” , 到《“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 , 激光显示就被列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中新型显示项目的首位 。
《2020中国激光电视产业白皮书》中写道 , 在海外厂商忙于推销OLED、QLED等产业的机遇期 , 我国激光电视产业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 现在 , 可以说液晶显示、OLED显示始于日韩 , 而激光电视激光电视就是让中国占据显示技术发展优势的主场 。
海信在其中发挥着带头的作用 。 数据显示 , 截至2021年4月 , 海信在激光显示领域已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1366项 , 授权531项 , 其中国外专利授权55项 , 其持有专利数量在全球激光电视行业中位居前列 。
单枪匹马拉不动一个产业 , 为了带动全产业链的发展 , 海信还激励其他企业也参与到激光电视的研发和生产中来 。
文章图片
2019年海信就曾公开表示 , 为了推动行业发展 , 其曾先出资让配套企业研发生产 , 零部件做出来之后也不要求给海信独家供货 , 可以卖给其他厂家 , 让整个行业共享“规模效应”带来的价格下降 。 到2020年 , 海信更是公开承诺 , 可以在5年内与行业分享1000项专利 , 呼吁更多芯片、镜头、光学材料、屏幕、激光器等企业 , 加入这个激光电视产业链中来 。
【技术|定义世界第一的激光电视真有这么香吗?】疫情影响下 , 激光电视开创了全球化的发展元年 , 这也意味着激光电视的家用化革新已经进入下一个阶段 。
推荐阅读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系列|2021中国航天发射圆满收官!年发射55次居世界第一
- 选型|数据架构选型必读:2021上半年数据库产品技术解析
- 技术|使用云原生应用和开源技术的创新攻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Apple|苹果高管解读AirPods 3代技术细节 暗示蓝牙带宽可能成为瓶颈
- MateBook|深度解析:华为MateBook X Pro 2022的七大独家创新技术
- AirPods|苹果谈论AirPods 3:最大榨取蓝牙技术,希望获得“更多带宽”
- 人物|印度人接管硅谷的背后:技术军团整体作战
- Intel|Intel谈DDR5内存价格贵、缺货问题:新技术升级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