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 , 美国杂志 Wired 的 Gary Wolf 和 Kevin Kelly提出“量化青年”的概念 , 用来描述喜欢用数据量化生活的人 。 这群人热衷于用科技方式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数据 , 通过技术手段进行个人管理 , 譬如:每天检测体重、体脂等身体指标 , 严格控制卡路里的摄入量和运动量;用层次分明的表单分类、记录工作 , 并擅长为一切项目设定timeline 。
但在当下 , 我们也发现 , “量化”这种行为模式变得愈发精细化和模板化 , 五花八门的APP和各种数据标准 , 正在以不同的形式 , 全面入侵年轻人的生活 。
以下 , 是一位典型“量化青年”普通的一天 。
早上8:00 , 在睡够8小时03分钟之后 , 这位名叫马迪的25岁青年醒了 。 长时间轻浅的睡眠和经常性的熬夜 , 让他的精神大不如从前 , 脸色也变得难看——嘴唇干涩 , 鼻子上却分泌了过盛的油脂 。
但他依旧很开心 , 因为昨晚 , 他成功在晚上12点之前躺上床 , 这让他保证了8个小时的充足睡眠 , 好歹超过至少一半同龄人——在2021年CBNData联合罗技发布的《2021职场白领健康图鉴》(后称<报告>)中 , 一线城市的白领 , 只有7%的95后每天的睡眠时长 超过8小时 。
每天早上 , 马迪睁开眼睛之后的第一件事 , 是拿出手机 , 回复各个社交软件上的消息 , 顺便看眼各个APP的更新——在一天的开始 , 一定要把手机上所有小红点都叉掉 。
下床洗漱之前 , 他戴上了自己的运动手环——计算步数 , 要从床上开始 。 然后 , 他熟练地打开天气APP , 把空气质量和温度过目一遍 , 不出意外 , 这又是需要戴口罩和带雨伞的一天 。
9:30分 , 马迪同学踩点到达公司 。 坐在工位上 , 他首先把电脑前那排娃娃一一摆正 , 并让自己最喜爱的小人占据C位 。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DT君一位可爱的朋友)
对他来说 , 工作可以不顺心 , 但工位上物品的排兵布阵一定要符合互联网秩序和美学:
左边是盲盒里拆出的玩偶 , 按照它们的大小姿势依次排好;右边是精心挑选的多肉植物;保温杯和加湿器几乎已经成为北京青年必备 , 新鲜的插花和数码周边 , 则是彰显精致和高级的进阶选项 。
9:45分 , 马迪娴熟地打开部门的项目排期表 , 在一堆密密麻麻的表格中找到自己负责的项目 , 然后在自己的个人排期表上敲下几个数字:X点到X点 , 完成XX;X点到X点 , 完成XXX……
他习惯用各种表单和数字安排并量化自己的每一项任务 。 虽然这个表仅自己可见 , 他还是设计了表头 , 红底白字 , 每一项都要清清楚楚 。
(马迪的表格)
在所有工作中 , 马迪最喜欢的是埋头写报告 , 最讨厌的是跨部门对接 , 因为前者只需循规蹈矩 , 就能在可控的时间内完成 , 后者则可能一不小心就让他陷入无休止地反复“沟通” , 俗称 , 扯皮 。
中午12:30 , 这是公司的开饭时间 。 但坐在附近工位上的同事 , 好像个个屁股都被椅子粘住了一样 , 无人起身 。 当然 , 更重要的是 , 坐在靠门那排的几位领导 , 还在死守工作阵地 。
15分钟过去了 , 马迪的周围除了鼠标键盘声 , 一片死寂 。 终于 , 两名大胆的实习生在反复试探之后 , 若无其事地站起来 , 走向食堂 。 几位同事也陆续起身 , 马迪火速加入其中 。
在此前不动声色观望四周的十几分钟里 , 他打开某荷APP , 认真盘算中午应该吃什么 , 如何在只摄入1200卡路里的情况下 , 让自己尽量吃饱 。
在拥挤的电梯里 , 马迪左右环视 , 年轻的实习生大多苗条且快乐 , 一脸丧气的应当是入职一到三年的人 , 至于如何判别领导——稀疏的头顶、发福的身材 , 领导应该至少拥有一项 。
马迪摸了摸自己向前凸出的肚子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 这个部位就如同女人进入青春期的胸部 , 以神奇的速度膨胀起来 。 他回想起上学时那段“怎么吃也不胖”的时光 , 那时他把身材走形看作是一个男人油腻和极度不自律的标志 , 现在他合理怀疑 , 这可能是每副身躯与漫长岁月进行艰苦斗争的必然结果:
只有足够宽厚的肩膀 , 才能撑得住每个月的KPI;也只有向外凸出的肚子 , 才装得下他那些无能狂怒的时刻 。
他的快乐也变得愈发简单:无论多么朴素的食材 , 在经历了被盐腌制、被面包裹、被油煎炸之后 , 都能成为他在每一次深夜落寞时的慰藉 。
尽管入职之前 , HR满面笑容地告诉马迪同学 , 部门实行的是“弹性上班时间” , 但互联网公司没有午休——这几乎是一个默认的潜规则 。 他又开始紧锣密鼓地工作 , 遨游在各种信息当中 , 焦头烂额 。
16:30 , 这是一个职场人心照不宣的“摸鱼时刻” 。
无论是起身去茶水间接水 , 还是去厕所 , 又或者是拿起手机假装打电话/回消息 , 同时迈出办公室的大门 , 通往摸鱼的路各不相同 , 但离开工位的目的终归相似 。
马迪终于结束了最紧急的项目 , 他选择迈向那个互联网公司最隐秘的角落——卫生间 。
在镜子前 , 他用工作中从未有过的激情仔细审视自己的脸:发际线明显变高了 , 好在新剪的发型带着点刘海 , 还能张扬出他二十多岁的气质;偏大的方框眼镜 , 在视觉上让他的脸显小了一些;唯一可恶的是 , 他的头发和皮肤都变得爱出油 , 常常工作半天就锃光瓦亮 。
他摘掉眼镜 , 洗了把脸 , 用300度的散光近视眼重新端详自己:“还行 , 并不算油腻 。 ”
紧接着 , 马迪进入了厕所中最幽暗的密闭空间 , 关上门 , 脱下裤子 , 释放自我 。 当然 , 在这个空间里最重要的 , 是他要完整做一遍视频博主的“舒展三件套”:分别以脖颈、腰椎和肩关节为中心 , 头部、腰部、肩部做360度画圆 。
在这个过程中 , 他听到隔壁坑位传来一声熟悉的“TIMI” 。 “呵 。 ”他在心里暗笑 。 隔壁的人还是太年轻 , 不知道命运赠送给每个职场人的打游戏时间 , 早就暗中对他们的身体 , 标好了价格 。
18:30 , 这是部门的下班时间 。
依旧是死一样的寂静 , 所有人都端坐在工位上 , 稳如泰山 。
耐心 , 或许是马迪与职场新人相比最大的优势 。 他能明显感受到 , 虽然大家都没动 , 但从18点开始 , 那些新入职的小男孩就按捺不住内心的躁动 , 恨不得关上电脑立刻冲向属于他们的自由 。
马迪则完全相反 , 他用回复客户消息的慎重表情 , 慢悠悠在手机点上一份具有卡路里标识的黄焖鸡 , 并记下花掉的钱 。 这是他在吃遍公司周围所有外卖之后 , 总结出性价比最高的品类 。 重要的是 , 0元配送费 , 对他来说 , 是这座冰冷城市仅存不多的善意 。
在加班2个半小时后 , 马迪心满意足地离开了自己的工位 , 在21:30分打上今天下班的卡 。 他粗略计算过 , 今天自己的工作时间已经超过了10个小时 。 看到隔壁空空的工位 , 他想象出领导在系统中看到自己下班时间的样子 , 不自觉地上扬嘴角 , 心里暗喜:赢了 。
22:30 , 马迪拖着沉重的步子回到家 。 微信运动发来消息告诉他 , 今天还没走够10000步 。 他在小区里来回踱步 , 后来实在觉得脚累 , 于是缓缓坐下 , 同时 , 不忘摇晃手里的手机 。 几分钟后 , 看到那个数字从9721涨到10001 , 他笑了 。
凌晨12点整 , 马迪没有忍住 , 开了一局王者荣耀 。 在峡谷里的厮杀刺激 , 极大缓解了白天工作的疲惫 。 在放下手机的那一刻 , 他感觉自己的手 , 尤其是大拇指 , 又僵硬了些许 , 想起来上次腱鞘炎复发 , 医生叮嘱他“少打游戏” , 他有一丝后悔 。
“可恶 , 感觉什么也没干 , 居然已经快一点了!”
好像被某种不知名的魔力吸引住了似的 , 他打开那款熟悉的橙色软件 , 咬咬牙下单了最近很火的助眠香薰 , 300块 , 还在预期之内 。 花出去的金钱似乎可以为这次熬夜提供很好的借口:虽然在时间上输了 , 但要在睡眠质量上赢回来 。
马迪输入支付密码 , 关上灯 , 满意地、缓缓地睡去 。
明天 , 又是新的一天 。
在互联网中 , 一切信息最终都可以转化为由0和1组成的代码进行存储和传输;但在“人”的生活中 , 并不是所有事情都能被数字量化 , 比如 , 知识、才华、性格、情感 , 以及更为具体可感、也更复杂丰富的生活本身 。
“量化”最初是为了提高效率或明确目标 , 科技最初的目的是服务人 。 可怕的是如今已经反过来 , 人活在系统中 , 不断被数据和标签驱动 , 依照一种精于计算的模式高速运行 , 生活的重心变成了追求某个数字、某项指标、某种人设 。
一切好像都运转得风生水起 , 唯独一个“人”字 , 模糊不清 。
作 者 | 张晨阳
编 辑 | 唐也钦
设 计| 张 灿、戚桐珲
题 图 | 《情深深雨濛濛》
今日互动
你有被某项数据或标签“追杀”的时刻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出你的故事 。
这是DT君2021年第 61 篇走心原创 。 拜托大家每次看完文章 , 文末的 【转发】+ 【赞】+ 【在看】顺手点一遍 , 让微信知道你爱DT君 , 才能第一时间收到推送 。
【工位|一位年轻人被0和1概括的一天】走心原创 , 需要铁子们的支持 , 拜托啦!
推荐阅读
- 年轻人|人生缺少的不是运气,而是少了这些高质量订阅号
- 年轻人|呼叫全城玩家,魔都首发「表情包地铁」启程,2022蓝不倒!
- Top10|2021最受年轻人关注的十大人物
- 识别率|一群年轻人教“AI”学手语,目标是让千万聋人被“听见”
- 手势|教AI认手语的年轻人
- 许檬|年轻人健身:个性化、碎片化,随时随地“动起来”
- 系列|这些为理想奋斗的年轻人,用华为nova9系列自拍出动人故事
- 年轻人|高利贷式背单词
- 高赞|年轻人把苹果 iPod Shuffle 当成发夹,视频走红网络
- 文化|爱国不含糊、文化超自信,年轻人2021在看什么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