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视频业竞争终是“内容为王”

近来 , 云南“出走”的象群引发了全球围观 , 很快成为网红 , 不少网络视频主播将镜头对准了这群大象并播发其动态 , 但一些主播在选题取材上剑走偏锋 , 如捡拾象群食物拍吃播等画面 , 其辣眼效果引得网友纷纷吐槽 。
数据显示 , 我国网络主播账号累计已超1.3亿个 。 网络视频行业的蓬勃发展令人瞩目 , 其行业乱象同样需要注意 。 不只有低俗视频、雷人雷语泛滥网络 , 更有甚者漠视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 , 给公众带来不良示范、负面引导 。 有人将这些匪夷所思之举 , 归结于主播准入门槛低、市场竞争激烈背景下的行业内卷 , 称其为一场围绕争夺有限流量而展开的无限“比俗”竞赛 。
在网络视频环境中 , 流量与收益紧密挂钩 , 粉丝基数越大、观看浏览越多 , 视频主播则获利越丰 。 部分从业者“利”字当头 , 将“以用户为中心”数字伦理歪曲为“以流量为中心”“以盈利为目的” , 为了获取高流量、高收益 , 不扎扎实实提高内容产品质量 , 反而致力于炮制“低级快乐”以哗众取宠、快速变现 。
对于网络视频行业乱象产生的原因 , 如果只强调主播经营行为的失范 , 而忽略平台引流机制的不当 , 则有避重就轻、隔靴搔痒之嫌 。
手握流量分发、收益分配大权的网络视频平台 , 其管理理念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主播账号的经营行为 。 在“内容为王”还是“流量为王”这道选择题中 , 平台运营企业如偏私于“流量为王” , 势必会出现一批不下功夫钻研技艺、不沉下心打磨创意、不费力气提升格调的低质、低俗、低智直播账号 , 从长远看 , 这不仅损害了网络视频行业的良性发展 , 更麻痹蚕食了网络用户的思考能力 。
网络视频行业从业者应认识到 , 依靠“低俗博眼球”“盲目追热点”等伎俩所获得的流量 , 必将成为反噬视频平台及主播账号发展潜力的“倒钩” , 高流量只有建立在高品质内容的基础上 , 才能最大限度彰显平台、账号及网络视频这一传播形式的正向价值和形象 , 在广大用户的积极肯定中获取前进动力 。
【网络|视频业竞争终是“内容为王”】平台运营企业尤需厘清内容与流量的因果关系 , 回归到“内容为王”的正确价值取向上来 , 构建更科学合理、更符合用户期待、更倾向优质内容、更有利长远发展的推荐机制及算法 。 让主播账号的流量高低、收益大小与内容品质呈现正相关紧密关系 , 引导网络视频主播提升数字素养、强化内容生产 , 实现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 雷雨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