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末日危机重重,地球究竟会以哪种方式毁灭?
九种地球毁灭的方式
本文图片
从全球变暖到外星入侵 , 好莱坞不断将世界毁灭搬上银幕 。 例如在一三年五月三十一日上映的《重返地球》 , 一波波地震、洪水、台风等各种自然灾害使得地球不再宜居 , 人类不得不移居主星诺娃 。
虽然电影只是想象 , 但许多科学家为类似的情况感到担忧 , 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灾难要比银幕上展示的更加恐怖 。
从真菌疫情爆发到机器人战争 , 下面是九种科学家们预测的世界毁灭 。
本文图片
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是所有世界末日灾难之母 , 许多科学家都认为这是地球目前面对的最大的威胁 。 全球变暖可以让极端天气更加极端 , 包括某些地区的 , 改变动物与疾病在全球的分布 。 更可以由上升的海平面将低地势地区淹没 。 全球变暖将会间接导致政治的不稳定性 , 严重的干旱 , 饥荒 , 生态圈的坍塌 , 等等更多变化 , 使得地球不再宜居 。
本文图片
小行星撞击
一个主流灾难片经常上演的桥段 , 但科学家们确实为小行星毁灭地球的可能性而担忧 。 一场流星雨很有可能导致了恐龙的灭绝和通古斯卡大爆炸 。 在后者中 , 科学家认为一颗巨型陨石在1908年破坏了2000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亚森林 。 更恐怖的是 , 天文学家只知道太阳系陨石的一小部分 。
本文图片
瘟疫威胁
每年 , 新的病毒都会崛起 。 最近的瘟疫爆发包括SARA(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 禽流感 , 与最近(2013年)一株在沙特阿拉伯起源的中东呼吸综合征 。 由于人类联系紧密的全球经济 , 一个致命的传染病会想野火一样扫遍全球 。
“全球性瘟疫的威胁是非常真实的 , ”约瑟夫·米勒说道 , 他是《生物》一书的共同作者 。
行走在我们之间的真菌
虽然细菌对人类产生着巨大的威胁 , 真菌更加恐怖 。 大卫·维克如此说道 , 他是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院脊椎动物博物馆的策展人 。
“我们经历了几次两栖动物真菌疫情 , 每次疫情的后果让人战栗 。 ”维克这样描述几乎消灭美国青蛙的壶菌病 。
他对科学在线说 , 一株相似致死率的真菌 , 在人类中将是毁灭性的 。 虽然细菌十分危险 , 抗菌素也十分发达 。 相比之下 , 我们对真菌的了解少之又少 。
本文图片
生物工程灾难
自然发生的灾难并不是我们唯一的威胁 。
在2011年 , 科学界对一队利用生物工程制造出的变异H5N1禽流感病毒进行强烈谴责 。 变异病毒可感染白鼬 , 并可在空气中传播 。 这一结果让生物工程制造出的病毒逃出实验室的威胁变得真实 。 它的恶意传播将会导致全球性的危机 。
本文图片
核战争
许多科学家仍为世界末日的经典条件所担忧:一场全球性的核战争 。 在朝鲜与伊朗的多次秘密核武器试验之外 , 全球各地堆积起来的核武器 , 如果落入错误的人的手中 , 将导致灾难性的毁灭 。 去年 , 《原子科学家公报》 , 一刊由前曼哈顿计划的物理学家1945年建立 , 并关注于全球安保的非技术性杂志 , 将末日的时钟移到了距离零点五分钟的位置上 。 末日时钟展示给读者人类与核、生物武器或全球变暖毁灭世界之间的距离.
本文图片
机器人的统治
《终结者》虽只是科幻电影 , 但杀人机器却距离现实并不遥远 。 联合国近日呼吁各国禁止这种机器 , 想必是一些专家认为一些国家在研发这些机器 。
许多计算机科学家认为奇点——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慧的一点——越来越近了 , 但专家仍在讨论这些机器人会是善意的帮手还是人类的灭绝者 。 但这些超级智能机器人 , 带有致命的武器 , 可以造成巨大的危害 。
人口过剩
人类对于人口过剩的恐惧自18世纪就开始了 , 托马斯·马尔萨斯提出了人口过剩对地球的巨大压力导致大型饥荒 。 在人口七十亿 , 并不断增长的今天 , 许多自然资源保护论者认为人口生长对地球有着关键性危害 。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同意这一观点:许多人认为人口增长会在未来的五十年左右平稳下来 , 而人类也会顺而解决任何人口过剩所带来的问题 。
雪球效应
《生物》作者米勒表示 , 虽然以上几种情景都有可能发生 , 但多数科学家认为许多事件叠加在一起的雪球效应有着更高的可能性 。 例如全球变暖会增加病毒的盛行率 , 同时导致全球气候剧烈的变化 。 生态系统可能从而坍塌 , 使得粮食生产变得更加困难——没有蜜蜂授粉 , 没有树木来过滤农作物用水 。 米勒说 , 毁灭地球的很可能不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 而是许多较小的因素 , 将在地球上的生命逐渐恶化 , 知道最终崩塌 。
在这种情况下 , 地球的毁灭并不会充满戏剧性 , “像是被一只剑齿虎攻击” , 米勒对科学在线杂志说道 , “更像是被鸭群一口一口咬死 。 ”
BY: Tia Ghose
FY: mjr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 , 请在作品发布后联系作者删除
【国际|末日危机重重,地球究竟会以哪种方式毁灭?】转载还请取得授权 , 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
- 国家|2022上海国际热处理、工业炉展览会
- 国际|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获国际创业大赛冠军,获价值千万元奖励
- 机器人|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获国际创业大赛冠军,获价值千万元奖励
- 电子商务|国际品牌崛起 亚马逊在全球购物应用安装量中下滑至第四位
- Hotel|向光前行,点亮未来 -- 2022上海国际商业及工程照明展
- 国家|张云涛: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处于国际第一方阵
- 国际|第23届高交会线上线下共享科技盛宴
- 国际主流|“妈祖”填补我国海洋环流数值预报领域空白
- 敏捷|上海人工智能“十四五”规划发布:集聚超20个国际顶尖团队
- 治理|与沪同行,共造国际数字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