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听歌跑步、补偿式运动……居家健身的“雷区”不要踩
◎新华社采访人员 张 睿
【大众|听歌跑步、补偿式运动……居家健身的“雷区”不要踩】听着节奏劲爆的音乐在跑步机上挥汗如雨 , 开着空调在功率自行车上练到筋疲力尽 , 为弥补周中缺失的运动量而选择在周末大量加练……在疫情形势依旧复杂的当下 , 居家健身逐渐成为备受大众追捧的锻炼方式 , 然而由于大多数人缺乏科学指导 , 锻炼方式不当 , 居家健身效果不仅大打折扣 , 甚至会起到运动损伤等反作用 。 运动康复专家建议 , 居家健身应在准确评估自身条件的前提下安全进行 , 不要踩进“雷区” 。
北京体育大学副教授刘晓蕾表示 , 当前大众在选择居家健身指导方法时 , 大部分信息都是来自网络上的一些“科普文章”和短视频平台 , 这些内容良莠不齐 , 在缺少专业指导的情况下 , 业余爱好者很容易走进“误区” 。
“目前最常见的误区 , 就是许多人习惯在运动时戴着耳机听音乐 , 认为这样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运动节奏 , 消除运动疲劳感 , 但其实这个行为是会给运动者带来安全隐患的 。 ”刘晓蕾介绍 , 在进行较为激烈的运动时 , 如果戴着耳机或者双眼紧盯较小的屏幕 , 会造成运动者对于外部环境感知能力的减弱 , 应激反应也会相应降低 , 运动人员对于自身的疲劳程度、呼吸节奏等无法客观把握 , 当在家中独自锻炼时 , 很容易出现运动损伤 。
除此之外 , 刘晓蕾教授还指出 , 由于居家健身是一个处于封闭状态的活动 , 业余爱好者在锻炼时切忌过量运动 , 一场超过自身强度的锻炼 , 不仅不能达到健身的目的 , 反而还会造成免疫力下降、拉伤、骨折等严重后果 。
刘晓蕾建议 , 判断一项运动是否适合自己 , 应从几个标准进行考量 。
“首先 , 一次科学有效的健身 , 应该是运动完不使生活习惯发生明显改变 , 而是使其趋于健康 。 比如一次锻炼完后 , 你觉得食欲不振或者胃口大好 , 觉得精神亢奋或者低迷消沉 , 那说明这次的运动内容就是不适合你的 。 但如果本来习惯熬夜的人在运动完后主动恢复规律作息 , 那么运动就达到了目的 。 ”刘晓蕾说 。
其次 , 造成体重暴增或者暴减的运动 , 都是不适合自身能力的锻炼项目 。 刘晓蕾表示 , 目前上班族在办公室中经常久坐 , 为了改变身材 , 想要在周末把缺失的运动量“及时”弥补回来 , 而进行超量运动 , 这样也是不健康的 。 “在办公室或者家中 , 所有人都可以进行爬楼梯、高抬腿、活动肩颈等运动 , 只要能够规律进行 , 这些看似比较小的项目同样能够起到锻炼的作用 , 久坐、久卧、久视 , 任何一项时间过长的固定动作都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 包括运动 。 ”
刘晓蕾指出 , 居家健身最重要的前提是合理认知自身运动能力 , 起居有时 , 饮食有节 , 合理科学制定自己的运动计划 。
兰州大学体育教研部副教授丁督前表示 , 合理有效的居家运动 , 对呼吸循环功能改善、肺组织弹性改良等都大有裨益 , 这也是防控疫情、提高全民免疫力最直接的方式 。
丁督前表示 , 尽管拥有方便快捷等好处 , 但长时间在封闭的室内运动容易引起心理疾病 , 大众不能将居家健身作为唯一的运动选择 。 “秋季温度适宜 , 空气质量较好 , 是户外运动的黄金时间 , 因此人们运动时应该注意室内户外交替进行 , 才能达到最好的健身效果 。 ”丁督前说 。
推荐阅读
- 数字货币|2021年加密货币市场盘点:比特币仍是霸主,NFT进入大众视野
- 穿越|解锁听歌新姿势,这款音乐播放神器值得一试?
- 对讲|小米有品上架318对讲音频滑雪镜:能听歌,-40℃也能用
- 记忆|为什么现在的年度听歌报告,越来越好哭了?
- 最强音|QQ音乐×腾讯新闻打造国民年度听歌报告,用音乐再现2021记忆破防瞬间
- banner|2021 年度 QQ 音乐、网易云听歌报告出炉,你喜欢的是什么
- IT|大众发推预告ID Buzz将于2022年亮相 16秒视频揭示部分细节
- 迪斯|脱碳2050,大众不止电动
- 听力|你有戴着耳机听歌睡觉的习惯吗?
- 大众|看待“90后博导”,还是多从学术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