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华为最核心业务入冬 “高质量生存”还能靠什么?
文章图片
图1/4
文 | 新浪科技 周文猛
【新浪科技|华为最核心业务入冬 “高质量生存”还能靠什么?】编辑 | 韩大鹏
近日 , 一篇首发于2016年 , 标题为《华为到该炸掉研发金字塔的时候了》的文章 , 经由任正非再次签发 , 自华为心声社区流向外界 。
“面向ICT融合 , 华为在软件能力、效率和质量方面存在的挑战 , 在组织流程、作业环境等多方面也或多或少的不适应 。 ”在该文头部的编者按中 , 华为常务董事、运营商BG总裁丁耘评价指出 。 而任正非则直接写道:“在技术工作的客气是毒品 , 直面的批评、争论才是良药 。 ”希望借文章启发华为员工直面问题 , 实事求是 。
在不久前的2021年上半年财报发布业绩发布介绍中 ,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喊出:“华为要有质量地活下来” 。 如今 , 时隔五年 , 华为再提“炸掉研发金字塔” , 一场有关于华为研发体系、组织模式及文化重塑等方面的变革 , 已悄然开启 。
然而对于华为而言 , 在外部大环境短期好转可能性不大的情况下 , 启动内生变革以支撑其“有质量活下去”的这一做法 , 短期看来难见奇效 。
运营商业务大幅下滑
自2018年以来 , 华为各项业务的运行便一直处于高压运行状态之下 , 不过在此前的几次半年报及年报发布过程中 , 华为各项业务营收增速均保持正增长状态 。 然而 , 在最近的一次半年报发布过程中 , 情况开始不一样了 。
文章图片
图2/4
在刚结束的华为2021年上半年经营业绩说明会上 , 2021年上半年 , 华为实现营收3204亿元 , 净利润率9.8% 。 其中 , 消费者业务同比2020上半年下滑47%至1357亿元;运营商业务同比下降14.2%至1369亿元;企业业务同比增长18.2%达429亿元 。 除企业业务仍保持正增长外 , 华为消费者业务与运营商业务 , 均表现为负增长 。
此前 , 美国制裁及芯片断供对华为的影响 , 主要集中体现在消费者业务层面 , 然而伴随着此次半年报发布 , 运营商业务营收增长由正变负 。
作为华为曾经唯一的主营业务 , 运营商业务在华为内部地位极高 。 此前 , 任正非曾直言 , “华为的主战部队是CNBG(华为运营商业务BG) , 这个部门将来不一定在公司收入最高 , 但意义重大 。 ”尤其对于运营商业务中的5G部分 , 任正非曾信心十足地宣称 , “在5G技术方面 , 外界两三年肯定追不上华为 。 ”
然而随着海外市场对于华为运营商设备抵制力度的扩大 , 华为的运营商业务受到的冲击 , 正不断显化 。
据新浪科技不完全统计 , 自2018年以来 , 除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 首先宣布将华为剔除本地5G网络建设之外 , 目前 , 包括印度、巴西、新加坡以及马来西亚等在内的发展中国家 , 也先后加入了将华为排除在5G网络设备建设之外的队伍中 。
2016年 , 华为运营商业务增长迅猛的时候 , 同比变动增幅达23.6%以上 , 但随后该业务增速开始减缓 , 但也一直保持同比2.5%左右的增幅 。 此次半年报发布 , 华为运营商业务罕见出现同比下降14.2%的情况 , 引发了业界担忧 。
文章图片
图3/4
通讯行业资深行业观察人士康钊便曾第一时间发言指出 , 大家应该为此感到难受 。 “海外市场被封杀 , 直接导致了华为运营商业务收入的下降 。 ”他直指业务下滑与海外市场受抵制挂钩的真相 。
在他看来 , 由于运营商业务属于典型的To B型业务 , 一个订单丢失之后 , 就意味着很多年内都会丢单 , 由于目前华为的海外市场明显受到欧美等国排挤 , 华为运营商业务受到的冲击是持续而深远的 , 不像消费者业务 , 后续有可能快速反弹 。
事实上 , 华为运营商业务正在面临的挑战 , 远不止海外市场份额骤减这一点 。 随着电信运营商5G基建工作推进速度变缓 , 华为的运营商业务也将进一步受到影响 。 以4G基建为例 , 自2013年电信运营商大规模启动4G网络建设以来 , 华为运营商业务增速大幅提升 , 然而自2017年起 , 随着4G网络建设基本结束 , 华为的运营商业务增长趋于停滞 。
由于华为运营商业务的增长 , 主要源自国内运营商对5G建设速度的推进 , 因此 , 随着国内5G基建工作的不断推进并结束 , 华为运营商业务的增长 , 也正在面临着增量见顶的困境 。
而在此之外 , 在芯片限制政策步步紧逼之下 , 华为5G基站建设所需要的芯片能否通过去美化产线生产供给 , 也成为了影响后续华为运营商业务发展的关键 。 在近期中移动公布的2021年至2022年5G通用模组采购中标名单中 , 中国移动启动了自5G建设以来 , 国内市场规模最大的5G采购项目 。 然而在这次采购中 , 华为则因为芯片缺货最终导致订单丢失 。
据专业电信市场研究机构Dell'Oro Group数据 , 进入2021年后 , 华为在全球通信设备市场中的市场份额 , 已出现显著下滑趋势 。 而相比于华为运营商业务 , 华为消费者业务直接下滑47%的表现 , 则更为惨淡 。
高质量生存不易
运营商业务之外 , 在经历了荣耀被迫剥离 , P50新机发布却没能用上高等级感光元件等事件后 , 华为的消费者业务 , 如今已损伤惨重 。 据IDC最新公布数据 , 2021年第二季度 ,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前五已经没有了华为的身影 , 而小米已经超过苹果 , 跃居第二 。
在今年的分析师大会上 ,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曾给出了应对未来困境的五大战略举措 , 包括努力解决供应连续问题、优化产业组合、牵引5G持续演进等 。 随后在2021年上半年财报发布时 , 华为也在声明里说 , 要“有质量地活下来” 。 但从目前外部局势变幻难测 , 短期芯片供给迟迟得不到解决的情况来看 , 华为所寻求的高质量发展 , 需付出的代价不小 。
“目前华为受限制的情况短期内很难被解除 , 芯片何时能自给自足 , 这可能才是华为存亡的关键 。 ”在业内人士看来 , 目前华为仍在寻求获得美国芯片供给的努力 , 能够出现好转的可能性不大 。
因此 , 在获取美系芯片及寻求台积电代工不被允许的情况下 , 发展自己的芯片代工业务线 , 成为了华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
据悉 , 目前华为已基本确定了集芯片设计及制造为一体的IDM模式 , 将与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合作研发芯片 。 同时在北京、天津、无锡、上海及东莞等地做去美产线 , 进一步突破国外芯片封锁 。 然而 , 华为想打造完全去美化的IDM芯片厂难度不小 , 而且短期内很难快速满足其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 。
文章图片
图4/4
“对于具有成熟晶圆厂建设经验的代工企业而言 , 在设备不受限的情况下 , 建一座晶圆厂并投产大约需要3年 , 如果设备受限 , 所花费的时间周期会更长 。 ”在此前的交流中 , 中科创星董事总经理张思申曾向新浪科技介绍过建一座晶圆厂所需花费的时间及相关成本 。
时间成本外 , 目前美国在集成电路产业领域具备绝对的主导地位 , 若真想建一条完全去美化的产线 , 在设备供给及制程工艺等方面 , 新建成的晶圆厂在性能将远远落后于国际主流技术 , 难以快速满足华为当下业务发展的需要 。 “短期来看 , 华为建芯片厂远水解不了近渴 , 战略的意义要大于实际价值 。 ”一位不愿具名的芯片行业从业者对新浪科技表示 。
在试图往底层扎根造芯的过程中 , 目前华为也在积极地向基础软件领域发力 , 希望进一步利用软件能力的提升来减少对芯片的需求和依赖 , 这也是徐直军开出的五张药方中“优化产业组合”的一部分 。
从2019年推出的后端服务器openEuler开源操作系统 , 到2020对外发布的全场景分布式操作系统HarmonyOS , 以及华为移动服务HMS等产品 , 都可以看作是华为在寻求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所做的努力 , 但目前这一方面的努力 , 业内人士给出的评价褒贬不一 。
“华为做这些尝试值得尊敬 , 但最终能否取得成功 , 或许他们自己都无法给出确切答复 。 ”在此前与新浪科技对话过程中 , 多位开源基础软件创始人纷纷表示 。
为了解决运营商业务的困境 , 华为还使出了浑身解数 , 那就是推出了5.5G的概念 。 华为定义的5.5G在5G原有的三大场景之外 , 新增了三大应用场景 , 这也意味着运营商要再次对网络设备进行改造和升级 , 华为的运营商业务将因此获益 。
只不过 , 当前5G在C端和B端的价值还未得到完全发挥 , 华为提出的5.5G能否被运营商们接受 , 还未可知 。 “5G还没用上 , 5.5G又来了?”不少用户对此表示不解 。
对于华为而言 , 或许其现状正如任正非所强调的——目前其正面临着特殊时期的“作战” , 各个方面都将进行深度改革 , 最终的目的则是“打胜仗” 。 只不过对于这一场战役什么时候结束 , 最终赢得战争的人员是谁 , 一切只能留待时间检验 。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ASUS|华硕预热ROG Flow Z13:称其是“全球最强悍的游戏平板”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