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2021国产手术机器人产学研医协同创新论坛”线上举办 。上海交大医学院供图
中新网上海8月21日电 (采访人员 陈静)“瞄准‘中国智造’ , 迈向‘产学研医’——2021国产手术机器人产学研医协同创新论坛”2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线上举办 。 会议聚焦手术机器人产业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 , 探讨中国国产手术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和应用等诸多问题 。
业界专家张长勇教授认为国产手术机器人市场应尊重创新 , 做真正临床需要的产品 , 要比先行者做出更好的产品 。 他希望建立行业联盟或行业共识 , 就行业的社会标准、市场准入、价格体系等作一些行业磋商 。 这位业界专家指出 , 手术机器人行业目前还在市场导入期 , 还非常稚嫩 , 需要良好的发展环境 。 与此同时 , 张长勇认为 , 要做可负担可接受的医疗创新 , 在提高医疗质量的同时让支付方可负担 , 希望尽快把医疗机器人纳入医保收费目录 , 未来在机器人空亏时希望给产业创新留出一定的窗口期 , 使得创新企业真正有能力持续地投入研发 , 为整个医疗创新营造“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 。
论坛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范先群教授表示 , 此次论坛探讨国产手术机器人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 从而更好推动这一产业的发展 , 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 论坛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研究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长杨广中教授指出 , 手术机器人将为医生提供技术操作层面质的飞跃 。 在疫情防控中 , 医疗机器人有着重症病人监护治疗等各个领域广阔的应用场景 。
杨广中认为 , 随着国家政策支持、企业的研发投入、高校研究力度的增长 , 加上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 , 相信国产手术机器人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必将十分广阔 , 希望参会者都可以受到启发 , 未来做出更好、更强、更智能化的机器人 。
“中国智造”国产手术机器人产学研医协同发展模式研究社会实践团团长张海扬表示 , 希望参会者让手术机器人避免成为被“卡脖子”的高精尖技术 , 推动实现“中国智造”国产手术机器人事业的进步 。
【导入期|业界:手术机器人行业还在市场导入期 需为产业创新留出窗口期】当日 , 多位医学专家分享了国产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及合作创新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李慧武教授强调数字的精确不是机器人的优势 , 个性化治疗才是机器人的未来 。 针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普遍疑问 , 李慧武教授认为 , 医生不会被人工智能所替代 , 但是不会人工智能的医生一定会被会这项技术的医生所替代 。 (完)
推荐阅读
- 王者|布局手术机器人赛道,谁是王者? | A股2022投资策略⑩
- 国际|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获国际创业大赛冠军,获价值千万元奖励
- 机器人|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获国际创业大赛冠军,获价值千万元奖励
- 病案|“1台手术用破4个球囊” 真是“集采”惹的祸?
- 王林辉|这个全国协作组在沪成立,将推进肾癌领域国产手术机器人问世
- 王大爷|东北首例机器人膝关节置换手术在沈完成
- 医疗|“患者效益”最大化 机器人手术成趋势
- 技术|中电兴发:公司的多种数据算法技术处于业界领先水平并得到大量商用
- 大学|突破10000例!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医学部机器人手术量再创新高
- 产业界|vivo副总裁周围:安卓手机卡顿要在“内核”上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