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是世界蚊子日(竟然还有这种节日)
文章图片
你知道吗?
蚊子是传播
疟疾、登革热、寨卡热等疾病的
重要媒介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 每年蚊媒传染病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70万 。 蚊子也因此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致命的动物” 。
由中山大学组建的
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
核技术(昆虫不育)研发中心
将核技术应用在了
“灭蚊子”上
将核技术用来灭蚊子 , 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 。 其实 , 在实验室使用射线辐照破坏雄蚊的生育能力 , 正是核技术的一种应用 。
这些不育雄蚊被释放到野外后 , 与野生雌蚊交配 , 使雌蚊没有子代 , 从而达到了降低蚊媒病发病率的效果 。
中山大学组建的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核技术(昆虫不育)研发中心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高度认可 。
国家原子能机构核技术(昆虫不育)研发中心主任吴忠道介绍 , “与传统虫媒防治方法相比 , 这种做法不会产生化学污染 , 杀蚊选择性强 , 不祸及其他有益生物或害虫天敌 , 并且不会诱导蚊子产生抗药性 , 防治效果持久 。 这是目前唯一有可能在一个区域内根除特定蚊虫、达到控制疾病传播目标的现代生物防治技术 。 ”
吴忠道说 , “这是核技术绿色应用的典范 。 ”
为了推动研发中心的关键技术运用与转化 , 中山大学成立了国有投资为主体的蚊媒防控技术产学研运营公司——广州中大核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即中山大学“蚊子工厂” 。 选址位于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 , 于2020年12月建成并投产 。
未来 , 中山大学“蚊子工厂”将建成为“亚洲地区绝育蚊大生产基地” , 预计生产车间产能将达4000-5000万雄蚊/周 , 以提供足够的绝育蚊虫 。 按照计划 , 将在粤港澳大湾区建立3-4个灭蚊示范点 , 并且设立海外培训基地 。
2021年6月 , 中山大学还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签约 , 成立“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技术(昆虫不育)协作中心” , 双方在核技术蚊媒控制领域展开合作 , 尤其为发展中国家控制蚊媒传染病和国际公共卫生健康挑战提供更多解决方案 。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采访人员 林霞虹 通讯员 李建平
【核技术|有什么办法让蚊子“断子绝孙”?中大:核技术】[责任编辑: ]
推荐阅读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智能化|适老化服务让银行更有温度
- bleu|字节跳动火山翻译上新 38 个稀有语种,翻译能力再升级
- 重大进展|“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人物|马斯克谈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有性格 明年底或完成原型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华依|中信证券:惯性导航有望成为L3及以上自动驾驶的标配产品
- 实力比|小米12对标苹果遭嘲讽?雷军:国产手机的实力比想象中强,有和苹果比较的勇气
- 牛上|英媒文章:2021年最有趣的科学发现
- 虚拟|比尔·盖茨关于2022年的五项预言之二:元宇宙成有用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