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8月26日上午 , 交通运输部举行8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 。 发布会上 ,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孙文剑介绍了《科技创新驱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主要内容 。 《意见》提出 , 到2035年 , 交通运输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加强 , 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
据孙文剑介绍 , 《意见》由交通运输部与科技部联合印发 。 在总体要求方面 , 《意见》围绕推动交通高质量发展 , 建立支撑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科技创新体系 , 着力突破交通运输“卡脖子”技术难题 , 确立了两个阶段性目标:一是到2025年 , 交通运输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显著加强 , 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 , 前沿技术与交通运输加速融合 , 初步构建适应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需要的科技创新体系 。 二是到2035年 , 交通运输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全面增强 , 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 前沿技术与交通运输全面融合 , 基本建成适应交通强国需要的科技创新体系 。
任务布局部分 , 《意见》明确提出了强供给、兴产业、促融合、提能力、优机制“五大任务” 。
首先是强供给 。 坚持从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急迫需要和长远需要出发 , 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前沿颠覆性技术等方面布局一系列研发任务 。
比如 , 将攻克大深度饱和潜水 , 航空器试航审定等行业特色的关键技术 , 合理统筹高速轮轨列车 , 高速重载货运列车等研究 。 同时开展超高速列车 , 超高速商用飞机等新型载运工具的研究 , 攻克海底悬浮隧道理论体系与关键技术等 。
其次是新产业 。 将坚持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理念 , 全面推动交通建筑业、交通装备业和交通运输服务业的转型升级 , 比如加快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自主创新 , 加快新一代的轨道交通、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现代物流装备等自主研发以及产业化 , 推动无人机以及无人车物流的递送发展 , 探索开展城市地下物流配送 , 鼓励各类金融资本支持交通运输的新基建项目 。
此外 , 《意见》将积极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北斗导航、工业机器人、生物安全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 , 比如开发新一代的智能交通系统 , 促进自动驾驶、智能航运等加快投入应用 。
《意见》同时注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改革机制 。 将对标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打造世界前列的科技创新能力目标 , 培养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平台和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人才 。 将积极推动科技改革政策在交通运输行业的率先落地 , 努力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的环境 , 最大限度地激发创新主体的活力 。 比如围绕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无人机等领域 , 研究推动相关立法 , 发挥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 。
孙文剑介绍 , 下一步 , 交通运输部将和科技部一起在部级会商机制协调下 , 协同全国交通运输和科技创新领域的资源力量 , 共同推进意见各项任务的落实 。
在规划方面 , 两部门将共同出台交通领域科技创新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 即2021年到2035年和“十四五”交通运输领域的科技创新规划 , 全面统筹部署未来5~15年交通运输科技创新的任务 。 同时将积极推动交通领域的相关重点的攻关任务 , 纳入国家重点科技研发计划 。
交通运输部将通过试点示范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 近日已出台交通运输科技示范工程管理相关办法 , 将以科技示范工程为载体 , 推动先进实用的新科技、新工艺、新材料和新产品的集中应用 , 加快科技成果的工程化和产业化 。 另外将开展自动驾驶、智能航运先导示范 , 加快前沿技术的试点应用 。
在基础研究方面 , 孙文剑介绍 , 交通运输部十分重视基础研究 , 在《意见》中也有一系列的部署 。 “十四五”期间 , 将积极推动加强综合交通运输理论的研究 , 编写交通运输领域的一系列教材 , 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 。 同时 , 将推动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性能科学观测网的建设 , 形成建设方案、标准、选取有条件的省份开展试点建设 , 为未来交通领域大数据的观测、测量、计算等提供支撑 。 此外 , 将推动建设基础研究的联合基金 , 确保基础研究具有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 。
出品:南都智能汽车产业生态研究课题组
【可控|交通运输部:到2035年交通运输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采写:南都采访人员 徐劲聪
推荐阅读
- |南安市交通运输局强化渣土 运输安全专项整治
- |南安市交通运输局:履行行业监管职责,扎实推进公路工程中介服务专项整治
- |彰显交通特色 突出担当作为——南安市交通运输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见行见效
- |南安市交通运输局为群众办实事:党建共建护平安 普法宣传暖人心
- 华为|年度盘点 | 人享其行、物优其流 交通数字化转型开启行业发展新篇章
- 车路|首份聚焦AI助力“双碳”目标报告发布:到2030年将推动交通减碳7000万吨
- 方案|百度:到2030年将推动交通减碳7000万吨
- 模型|李彦宏:中国迎来AI黄金十年,集度汽车机器人明年亮相,智能交通10年内解决拥堵
- 海信|智能交通“走出去”首单落子非洲 海信引领行业“出海”进阶3.0
- Baidu|李彦宏谈智能交通:5年内中国一线城市不再限购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