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研发机器人建房子!博士党员季瑞南投身智能建造

以青春之名 , 赴时代之约 。
位于佛山顺德的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 活跃着一批博士党员 , 他们花了3年时间 , 用实践证明“机器人建房子”时代的到来 。
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博士季瑞南 , 副主任机械设计工程师 , 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 目前 , 他负责着室内喷涂机器人、墙纸铺贴机器人等多款机器人的研发工作 。
【作业|研发机器人建房子!博士党员季瑞南投身智能建造】
作业|研发机器人建房子!博士党员季瑞南投身智能建造
文章图片

从学院派到每天在建筑工地摸爬滚打 , 他率领的团队突破了多个技术难关 , 产品荣获省级、国家级荣誉 。 在他看来 , 党员精神就是对世界保持探索之心 , 对工作保持执着之心 。
人才因产业聚 , 产业因人才创新 。 建筑机器人应用前景广阔、市场巨大 , 已经成为全球建筑业的关注热点 。 来自五湖四海的科创精英齐聚佛山机器人谷 , 如季瑞南一般投身科研 , 以蓬勃的生命力抒写变革“大文章” 。

作业|研发机器人建房子!博士党员季瑞南投身智能建造
文章图片

研发机器人不断迭代升级
上午10点半 , 室外高温35度 。 作为住建部智能建造试点项目 , 位于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的凤桐花园如今正如火如荼地建设 。 该项目最大的亮点 , 便是大量工序由建筑机器人完成 。
像往常一样 , 季瑞南走进施工现场 , 准备查看室内喷涂机器人的施工情况 。 “相比人工喷涂存在的效率低、成本高 , 施工现场环境恶劣 , 乳胶漆中的苯系物可能损害工人身体健康等劣势” , 他说 , “机器人喷涂可以实现长时间连续作业 , 喷涂效率相比人工提高2-4倍 , 同时也减少了油漆粉尘对人体的伤害” 。
这款看起来“萌萌哒”的机器人 , 可以用于住宅室内墙面、飘窗和天花板等位置乳胶漆的全自动喷涂施工 。 从施工质量来看 , 喷涂均匀 , 漆膜厚度可控 , 整体观感效果良好 , 而且一次性作业完成 。

作业|研发机器人建房子!博士党员季瑞南投身智能建造
文章图片

今年5月 , 这款室内喷涂机器人的核心发明专利 , “喷涂控制方法、装置、喷涂机器人以及存储介质”斩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 是叱咤工地的“明星机器人” 。 目前已应用于顺德凤桐花园、阳江智慧家、乐昌碧桂园和益阳东城首府等多个智能建造施工项目 。
“2018年9月份立项 , 3个月我们第一台样机面世 , 此后在实验和工程实践中 , 不断迭代升级 。 ” 回忆起3年的研发历程 , 季瑞南感慨万千 。 每一代机器人或多或少都有些问题 , 所以他们在不断地迭代 , 也是在不断地发展中逐渐成熟 , 比如仅机器人的料桶部件就设计了十几版 , 从一开始的1个周转箱到分割为3桶 , 再到目前最新的室内喷涂机器人不仅加料方便 , 清洗更方便 。
一开始很多人都不相信建筑机器人能成功 。 他笑着说 , “真的就像自己的孩子 , 从每一个零件的组装 , 到预期功能的实现 , 我们非常高兴最后办到了 。 ”
来自五湖四海的高技能团队
在季瑞南看来 , 当前机器人正处于创新突破的重要关口 , 相关技术的不断提升将进一步赋能传统产业 , 其中就包括建筑行业 。 让机器人建房 , 繁重、重复、危险的部分工作由机器人来完成 , 这是国际前沿公司都在探索的梦想 。
自2018年成立以来 , 博智林在研建筑机器人及智能产品近50款 , 已递交专利有效申请超3300项 , 获授权1381项 。 目前博智林已形成混凝土施工、混凝土修整、砌砖抹灰、内墙装饰等12个建筑机器人产品线 , 适用于大多数现浇住宅、PC装配式住宅、工厂、公共建筑等不同类型 。
建筑机器人就是为了解决传统行业痛点而诞生的 , 使从事危重劳动的农民工转型成了智能建造产业技师 , 与机器人协同作业 。 比如:地坪研磨机器人有效解决现有作业模式中研磨扬尘大、施工现场环境恶劣、研磨作业完成后还需要人工清扫灰尘等痛点问题;卷扬式外墙乳胶漆喷涂机器人大大降低了高空作业坠落的安全隐患、提升了工效;室内喷涂机器人也让施工人员的健康得到了更多的保障……
季瑞南负责的几款机器人曾分别获博智林先锋奖、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德国IF红点设计奖等荣誉 。 这只是博智林研发成果的一个缩影 。 站在整个博智林背后的 , 是一支强有力的高技能团队 。 目前 , 博智林公司核心研发人员超2000人 , 汇聚了一大批来自国内外的土木工程、机器人、人工智能、数字化等领域的优秀人才 。 “初创期 , 来自五湖四海的科研人员来到这边 , 现在所有的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开展” 。

作业|研发机器人建房子!博士党员季瑞南投身智能建造
文章图片

身为党员冲在研发工作一线
2013年 , 季瑞南在校期间入党 , 在科创工作的前沿阵地 , 始终理想执着 , 信念坚定 。 如今 , 他也是机器人与智能产品研究院四分院的党支部书记 。
业务上他以身作则 , 冲在研发工作一线 , 合理规划研发工作 , 带领团队有条不紊快速推进研发工作进度 。 “党员精神是一种执着精神 。 一旦认为这件事是正确的 , 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 就要坚定不移地做下去 。 不管面对多大苦难 , 都应该尽最大努力去做好 。 ”
他非常敬重“术业有专攻”的工匠精神 。 “研发初期 , 所有的人员都要去工地 , 跟着师傅去学习、操作 。 首先自己要成为传统建筑工艺的专家 , 只有对这个工艺充分了解 , 才能去设计出一款合格的机器人 , 把口头传授的秘诀 , 转化成数据和公式 , 真正在机器人上批量复制出来” 。 面对团队成员 , 他最常说的一句话是 , “市场是有时效性的 , 不可能一直等着你去做” 。
当然 , 也有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 他在摸爬滚打中迅速成长 。 “在学校里是不管控成本的 , 只要做出的东西精度够高 , 实现的功能够多 , 就觉得是最好的 。 但真正去做产品的时候 , 我们要考虑的是在成本之下实现性能最大化 。 所有的材料 , 包括零部件 , 多一毫米少一毫米都要严格地去计算 , 因为性价比就是竞争力 。 ”
这种执着 , 还体现在党组织生活上 。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 一方面 , 他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 注重加强党性修养 , 重视理论学习 , 不断用科学的思想武装头脑 。 另一方面 , 他积极关心下属 , 帮助下属 , 按照党组织安排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纲领及政策等 , 吸收更多优秀的同志加入党组织 。 “打造一支具有凝聚力的团队 , 谋定而后动” 。
如今 , 季瑞南与他的“机器人建房子”的梦想渐行渐近 。

作业|研发机器人建房子!博士党员季瑞南投身智能建造
文章图片

致力于让机器人像人类一样智慧工作
博智林总部有一间充满时代感的机器人展馆 , 彰显着这群年轻博士的青春与热血 。 “机器人产品在研发过程中通过严格的工地测试应用不断迭代完善 , 过程繁复而艰辛” 。
凡是进过建筑工地的人们 , 对于繁杂的工序、复杂的现场、粗放的管理会有直观的感受 。 在如此复杂的空间里 , 让机器人像人类一样智慧地工作 , 实现兼顾效率、质量、安全、环保、成本等要素的精益建造 , “比登天还难” 。
“机器人施工对场地的要求比较高 , 如果大批量、多重量的去施工 , 整个工地的施工流水 , 工序排布就非常重要” , 季瑞南说 , “如何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将不同的建筑机器人与施工环节一一匹配 , 并且系统整合起来完成整栋楼的施工任务 , 是目前研究工作的重中之重” 。
在凤桐花园项目智慧指挥中心 , 工作人员面对大屏幕点击鼠标 , 项目任一楼栋、任一楼层、任一位置的工程细节都能以平面或三维视图来直观呈现 , 并能远程监控任一项目工地上建筑机器人的实时状态 , 远程对机器人下发工单 。 “智慧工地的管理系统 , 保证了机器人集群作战的能力” 。
不仅如此 , 在他看来 , 博智林能够在3年内取得阶段性成果 , 一是依托碧桂园集团多元化的测试场景 , 在更多的项目工地进行机器人功能验证和测试 , 可以实现快速的升级和迭代 。 二是建立了庞大的机器人生态系统 , 建筑机器人能够大批量成体系地推向市场 。 三是给了科研人员良好的环境 , 给予大家创新的空间 。
年仅34岁的季瑞南认为 , 从“中国建造”走向“中国智造”是中国建筑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 “希望机器人能够在工地上全部实现智能化施工作业 , 为建筑工业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采写:南都采访人员 王艳玲
摄影:南都采访人员 林耀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