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华为马海旭:5G工业互联网已从创新试点逐步走向规模发展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采访人员许诺)9月1日 , 在2021世界5G大会的5G与工业互联网高端论坛上 , 华为副总裁、华为ICT产品组合管理与解决方案部总裁马海旭表示 , 目前 , 中国运营商已开展了6000多个5G创新项目 , 到2021年底 , 5G相关项目金额将达200亿以上 。 与5G在其他行业的探索相比 , 5G工业互联网已从创新试点逐步走向规模发展 。

华为|华为马海旭:5G工业互联网已从创新试点逐步走向规模发展
文章图片

【华为|华为马海旭:5G工业互联网已从创新试点逐步走向规模发展】马海旭(主办方供图)
在国家强有力的政策引导和产业界的积极努力下 , 中国5G开局全面领先 ,5G基站数量达到99.3万个 , 占全球70% , 5G连接数3.92亿 , 占全球80% 。 马海旭指出 , 传统工业的控制和信息系统 , 由于层级复杂、系统林立 , 数据难以融合 , 工业企业创新乏力 , 无法适应新的发展模式 。 随着5G、云、AI等新技术的引入 , 我们将实时控制类设备软化部署在边缘侧 , 上层应用类软件部署在中心云 , 使传统五层架构简化为三层 。 这种新型架构打破了信息孤岛 , 加快了应用开发和创新的速度 , 使数字化的价值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得以充分发挥 。
马海旭表示 , 工业互联网的基础是先进的网络 。 随着联接、计算、云、AI等技术日益成熟 , ICT成为联接工业终端与行业应用的纽带 , 推动工业互联网成为现实 。 5G、Wi-Fi6、F5G等先进的联接技术 , 为智能化工业终端提供稳定可靠的网络联接基础;CPU、GPU、NPU等多样化算力满足工业信息系统多场景、多维度的计算需求;云平台打破数据壁垒 , 为工业互联网提供坚实的数字底座;AI改变基于经验的传统加工和决策模式 , 通过不断优化的AI算法提供更完善的工艺和更精准的决策 。 多种ICT技术有机结合 , 为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
马海旭强调 , 发展工业互联网 , 万物互联是基础 , 5G则是最佳手段 。 工业互联网实现的基础是人、机、物的万物互联 。 无线连接技术在工业领域已经广泛使用 , 如蓝牙等短距无线技术成本低 , 但设备连接数有限、覆盖不足;Wi-Fi速率高 , 但移动性欠佳;工业专用无线安全性高、但产业链较窄、部署成本高;传统蜂窝无线产业链成熟 , 但实时性不足 。 5G作为当今最优秀的无线连接技术 , 超宽上行、稳定低时延、精准定位、连续可用及全生命周期自动化等5大技术特点 , 可以有效解决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中的连接难题 。
新京报贝壳财经采访人员许诺编辑宋钰婷校对危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