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气候变化周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 科学家们认为 , 大冰期的出现和天文因素是其中之一 。 比如:由于太阳是在银河系当中运动的 , 而银河系的物质疏密不同 , 太阳辐射就有可能受阻 , 照射到地球的光就会变少 。 当然 , 还有一些学者还有其他的看法 。 但总体上 , 有一个科学界有个“2.5~3亿”周期的看法 , 这也在地层中发现了一些证据 , 符合大多数情况 , 当然也有特例 。 除此之外 , 还有人认为 , 板块运动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 这里就不再赘述 。
事实上 , 我们就生活在大冰期当中 , 这也被称为:第四纪大冰期 。 此时的温度其实算是地球比较寒冷的时候 。 在大冰期中 , 还分为冰期和间冰期 , 它们是交替出现的 , 而我们处于间冰期当中 , 温度要相对高一些 。 不过 , 现在地球上依然存在着不少的冰川和冰盖 , 主要集中在格陵兰和南北极区域 , 这也是冰期最显著的特征 。
第四纪大冰期最寒冷的时期是在距今1.8万年前 , 当时的温度要比现在低15度左右 。 而在距今1.1万年前 , 地球进入了间冰期 , 一直持续到现在 。 由于间冰期和冰期是交替来的 , 根据科学家的预计 , 下一次进入到冰期大概是在9万年后 , 到那个时候 , 全球范围内会有大量的冰川和冰盖 , 温度会比现在低很多 。 那么 , 人类的活动会颠覆这一切吗?
全球变暖
事实上 , 人类的活动与地球周期性的变化根本不在一个维度上 。 人类活动对于地球的影响 , 远远小于地球自身周期性的变化 。
因此 , 无论人类如何活动 , 9万年后 , 还是得进入冰期 , 气候还会变得寒冷 。
那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现在根本不需要在乎地球环境的变化了?
答案是否定的 。 事实上 , 从地球的角度来看 , 任何生物都只是漫漫历史长河中的转瞬之间 , 影响力实在太小 , 周期性的变化才是绝对的主宰 。 但是 , 从人类的角度来看 , 气候的些微波动都可能是致命的 。
人类在近200年来 , 现代科技文明迅猛发展 , 导致近二氧化碳大规模的排放 。 要知道 , 原本地球上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可以把这些二氧化碳固定下来 , 再由分解者动植物遗骸 , 再把二氧化碳排回到大气当中 , 这是最早的碳循环模型 。 自打人类的出现 , 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已经超过了碳循环的负荷 , 导致大气当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越来越高 。
推荐阅读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智能化|适老化服务让银行更有温度
- bleu|字节跳动火山翻译上新 38 个稀有语种,翻译能力再升级
- 重大进展|“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人物|马斯克谈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有性格 明年底或完成原型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科学|中阳县北街小学:体验科学魅力
- 华依|中信证券:惯性导航有望成为L3及以上自动驾驶的标配产品
- 实力比|小米12对标苹果遭嘲讽?雷军:国产手机的实力比想象中强,有和苹果比较的勇气
- 牛上|英媒文章:2021年最有趣的科学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