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P50 Pro上市已有一段时间了 , 关于P50 Pro的拍照性能 , 一直是媒体热议和消费者关注的问题 , 客观来说 ,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 P50 Pro的摄像模组的配置并不是业内顶级水平 , 但P50 Pro却实现了极为出色的拍照表现 , 这也是媒体和公众产生疑问的根源 。
在并非顶级的拍照模组上 , 实现了一流的拍照水平 , 华为是如何做到的呢?
关于P50 Pro在手机摄像领域的创新性技术 , 刀客在之前的文章中详细解读过 , 这里不再详述 。 总体来说 , 华为在P50 Pro上 , 通过计算光学(XD Optics) , 恢复了光线在传输过程中损失的25%以上的信息 , 同时通过XD-Fusion图像引擎 , 提升了数字影像的重构质量 , 并通过原色引擎 , 实现了色彩的精准还原 , 这三大技术 , 实际上重构了计算摄影的技术架构 , 从而让摄像模组释放了前所未有的性能 。
在一个多月的实际使用的时间里 , 刀客拍摄了2000多张照片 , 系统版本也升级了四五次 , 基本上涵盖了日常使用中的大部分场景 , 对华为P50 Pro的拍照性能有了更为客观的认知 。
我们先来看三张样片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无论是强光环境、阴雨天还是夜晚 , 华为P50 Pro都完美地再现了当时的拍摄主体 , 对氛围的渲染也非常到位 。
从这三张样片中 , 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到华为P50 Pro在色彩还原、描写性能以及弱光环境中的表现 , 以及P50 Pro与之前的产品在拍照方面的巨大不同 。 另外需要明确的一点 , 受华为计算摄影技术体系的影响 , 可以认为P50 Pro是计算摄影“全新体系”的开山之作 , 与之前和行业的技术方案有了巨大的变化 , 所以与其它产品做比较 , 已经没有了实际意义 。 如果仅从用户体验做对比 , 无法从专业方向上了解到华为P50 Pro如何让硬件发挥最大效能的根本原因 。
一、明亮光线环境中 , 画面质感及动态范围 华为P50 Pro在拍照方面的解析力较上代产品和市面上的旗舰产品有了巨大的提升 , 这得益于计算光学的介入 , 通过重构光线在镜头中的传递函数 , 数字化重构了光线传递过程中的模式 , 再通过算法模型还原镜头在光传递过程中的各种损耗 , 相当于重构了镜头的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调制传递函数曲线 , 恢复了25%的信息损失 。 恢复过来的这25%的信息 , 简单地打个比喻 , 在单反领域就是你拿3000元左右的普通镜头 , 从解析力上达到了10000元以上的专业镜头 , 事实上 , 在单反领域 , 民用镜头和专业镜头的差别并没有25%这么大 。
推荐阅读
- 影像|iQOO 9 系列预热:首发三星 GN5 传感器,150° 鱼眼超广角
- 影像|听说今天雷总和苏炳添赛跑了?
- 影像|京东零售集团CEO辛利军空降小米“跑进2022”活动直播间为米粉送福利
- 影像|性能、视效、充电均属顶尖,全新iQOO 9 Pro再攀性能高峰
- 金鸡|华为 2021 新影像金鸡手机电影计划颁奖典礼明天举
- 影像|官方公布 5 米光学 02 星融合影像图,卫星刚完成发射
- 梅州|梅州蕉岭巡天系统的测试影像,带你看“星辰大海”
- 蔡司|影像新王vivo X70 Pro+评测:想要的都有了
- 处理速度|OPPO为何要自研影像NPU芯片?采访OPPO芯片产品高级总监姜波先生
- 影像|Vivo S12系列发布,协同X系列猛攻中高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