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从这张样张看 , 画面细节丰富 , 色彩和光影的过渡也很自然 , 建筑的轮廓边缘锐度很好 , 并没有发现过度的锐化处理 。
文章图片
画面放大至100% , 噪点几不可察 , 高光和弱光处细节丰富 , 墙面的字体清晰可见 。
手机的焦外成像都是通过算法去模拟光学镜头大光圈的效果 , 在P50 Pro上 , 焦外成像比较完美地实现了大光圈的效果 。
文章图片
这是一张并没有使用美颜效果的人像 , 人物面部的细节得到了比较完美的还原 , 头发和睫毛清晰可辨 , 肤色也非常好地表现了黄昏时分的低色温偏暖的调子 。 前后景的虚化 , 很有层次感 , 表现得相当自然 , 同时也兼顾了前景虚化和背景虚化的不同表现 。
文章图片
【影像|拍了2000张照片,来看今年的影像旗舰华为P50 Pro的拍照能力有多强?】画面放大到100% , 我们可以更好地观察到人物面部的细节 , 在虚化方面 , 脸部轮廓的过度比较自然 , 头发和睫毛的识别也很准确 , 没有出现因识别错误产生的断发的现象 。
整体而言 , 华为经过几代技术的演进 , 对人物面部的计算已经达到了非常准确的程度 , 在焦外成像方面 , 既实现了人物从背景中突出出来 , 但又不是显得很生硬像贴上去的一样 , 无论是前景虚化还是背景虚化 , 都已接近大光圈镜头实现的光学效果 。
三、色彩还原及曝光准确性 与华为手机的前几代比 , 无论是P系列还是Mate系列 , P50 Pro的拍照性能带给用户最直观的感受是色彩风格的巨大变化 , 相对于以前偏明艳的风格 , P50 Pro彻底地回归了真实影像的风格 。
这得益于P50 Pro加入了原色引擎 , “通过10通道的色温传感器 , 环境光谱的提升率比以前提升50% , 再加上色适应模型实现了软硬件高度协同 , 从而让成像色彩所见即所得 , 无限接近自然界的光谱 , 色彩更精准、分辨率更高 。 ”
文章图片
在上面的样张中 , 无论相近色彩的红色、褐色还是绿色 , 都完美的呈现了铅笔本来的颜色 , 而罐子上的蓝色过渡、红色过渡以及绿色过渡 , 不仅细节丰富 , 而且色彩与眼睛看到的没有太多的差别 。
回归真实 , 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 , 在全行业不断向浓艳的媚俗风格迈进的当下 , 回归影像真实 , 从画面的感受来说并不讨好 。 特别在人像表现上 , 越真实可能越不讨女性用户的喜欢 。 但从影像的本质来说 , 最终还是需要回归真实的 , 过于浓艳的色彩不仅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 而且画质也会因为饱和度太高而让分辨率下降 , 细节丢失 。
推荐阅读
- 影像|iQOO 9 系列预热:首发三星 GN5 传感器,150° 鱼眼超广角
- 影像|听说今天雷总和苏炳添赛跑了?
- 影像|京东零售集团CEO辛利军空降小米“跑进2022”活动直播间为米粉送福利
- 影像|性能、视效、充电均属顶尖,全新iQOO 9 Pro再攀性能高峰
- 金鸡|华为 2021 新影像金鸡手机电影计划颁奖典礼明天举
- 影像|官方公布 5 米光学 02 星融合影像图,卫星刚完成发射
- 梅州|梅州蕉岭巡天系统的测试影像,带你看“星辰大海”
- 蔡司|影像新王vivo X70 Pro+评测:想要的都有了
- 处理速度|OPPO为何要自研影像NPU芯片?采访OPPO芯片产品高级总监姜波先生
- 影像|Vivo S12系列发布,协同X系列猛攻中高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