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苏州工业园区“智造之家”:让每个人摘到自己的“苹果”( 三 )



园区|苏州工业园区“智造之家”:让每个人摘到自己的“苹果”
文章图片

师生同训木工组的学习现场 。
顾欢在木工师生同训项目组学习了2年 , 她所在的苏州工业园区新加花园幼儿园的木工坊也创设完成了 。 苏州工业园区星汇学校机器人社团的带队教师曹淑敏 , 详细记录了学生们最近出现的共性问题 , 并把这些问题带到了每周末的师生同训活动中 。 项目课程有了 , 授课教师培养起来了 , 可持续性互动的通道也建立起来了......教师们在“智造之家”学习到的项目 , 就这样以兴趣课、社团、校队、专题课程等方式展现在园区的各所学校中 。
以“智造之家”为中心 , 园区内的各所学校通过师生同训这个“管道”连接起来 。 “管道”不光架在“智造之家”与学校之间 , 还架在学校与学校之间 , 一种浓厚的科创教育氛围 , 正在园区形成 。
摘到自己的“苹果”
2020年11月 , 刘丽颖和校队的同学们一起参加了园区举办的首届“苏州工业园区青少年科技嘉年华”活动 , 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
这场“科技盛宴”汇聚了来自园区40多所学校的近1600名师生 , 设置了智能机器人、智行操控、智慧制造、智创设计四大项目 , 17个子类项目 , 为园区师生们提供了广阔的竞技与展示空间 。
“人人参与科创”这句话 , 借助这些活动落到了实处 。
“‘智造之家’的使命就是筑高原 , 我们要把整个区域的地基抬高 。 ‘智造之家’ , 实际上起的是一个筑基的作用 。 ”胡益兵说道 。

园区|苏州工业园区“智造之家”:让每个人摘到自己的“苹果”
文章图片

“智造之家”展示的师生作品 。
3年多来 , 参与国际师训项目的175名园区教师主持或参与了各级各类课题近40项 , 取得国家级教学及综合荣誉7项 , 省级荣誉20多项 。 先后编写了涵盖科学、劳动技术、综合实践、木工等多学科多学段的教材近20本 。 师生同训项目的直接参与人数更是已超过2000人 , 一批又一批的科创项目在园区各个角落生根发芽 。
智造之家小容量的项目课堂 , 恰恰给了老师们更大的发挥空间 , 让理念践行成为一种可能 , 让老师们能够看到自己的成果;来智造之家的孩子们 , 有些最初连话都不敢说 , 后来却能自发地发表观点 , 指出自己看到的问题……培养面向未来的人 , 落实到“智造之家” , 就是培养具有科技素养的人 。
“让每个人摘到自己的苹果 。 ”——不仅仅是那块沉甸甸的奖牌 , 而是奖牌背后对科学饱含激情的探索 。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通讯员 张萌)
【园区|苏州工业园区“智造之家”:让每个人摘到自己的“苹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