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紧抓智能网联机遇 包河企业迈入新“蓝海”( 二 )


“足不出户就能找到合作伙伴 。 ”是大唐高鸿团队对于落子包河的深切体会 。 “这里很重视产业项目 , 有关部门时常送政策上门 。 园区服务也专业 , 在业界同仁间牵线搭桥 , 我们很快就融入了本土圈子 , 归属感越来越强 。 ”
“新基建”浪潮推动下 , 近年来 , 包河区瞄准智能化、网联化 , 积极融入长三角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体系 。
“这两年 , 合肥发展很快 , 很多人才在回流 。 但相较迅猛的势头 , 供需‘平衡状态’还有提升的空间 。 ”采访中 , 陈玉强坦言 , 对于算法、人工智能等方向的高端专业人才 , 需求仍然较为迫切 。 “目前 , 政府部门和中关村 , 都给了我们很多支持 , 各渠道引荐人才 , 非常感激 。 ”
今年8月 , 大唐高鸿与合肥工业大学汽车工程技术研究院正式签署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 , 宣布共同成立“智能网联暨新能源汽车技术联合研发实验室” 。
有人说 ,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 , 其次是现在 。
【陈玉|紧抓智能网联机遇 包河企业迈入新“蓝海”】以大唐高鸿为缩影 , 在智能网联“新蓝海” , 眼下 , 一批优质的包河企业正“抱团出海” 。 “未来产业”的种子 , 悄然破土而出、拔节生长 。 (王嫣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