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 , 这个工厂拥有1400多台工业机器人 , 负责车身焊接等工作 。 若开足马力 , 理想情况下 , 每一分钟就可以生产一辆纯电动汽车 。 目前 , 国内的东风汽车和吉利汽车等企业也在不同程度上 , 应用了相关技术 。
随着应用场景的增加 , 国内对于工业机器人的需求也快速增长 , 上游厂家的投产热情也随之提高 。 数据显示 , 2021年7月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了31342套 , 同比增长42.3%;2021年1月至7月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为205094台 , 同比增长64.6% 。
不过 , 目前中国制造业的自动化程度仍有待提高 。 2019年 , 中国制造业工业机器人密度为187台/万人 , 全球排名第15 。 这种情况有望在不远的将来得到改善 。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 冯胜:基本上国内制造业从去年开始就迎来一个产能的、大的更新周期 , 这些更新的产能会从整体行业上带动对于工业机器人的需求 。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二次出舱 机械臂表现亮眼
虽然国产工业机器人在部分核心技术上仍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差距 , 但得益于国内企业近几年在核心零部件领域的技术突破 , 以及国内工业机器人厂商的提质降价 , 国产工业机器人行业进入了新一轮爆发期 。
8月20日 , 中国天和号空间站核心舱的两位航天员顺利出舱作业 , 这是继7月以来的第二次 。 期间 , 协助航天员完成任务的太空机械臂表现亮眼 , 引发关注 。
据介绍 , 该机械臂重量不到800公斤 , 最高可承重25吨;此外 , 配合相关硬件 , 这只“大力神臂”还能在飞行器表面自由爬行 , 实现大规模转移 。
RV减速器 , 也叫旋转矢量减速器 , 它是工业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之一 , 体积虽小 , 却能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整体工业水平 。 然而 , 这项技术却长期被外企垄断 。 日本企业纳博特斯克 , 通过30年的市场竞争 , 占据了目前全球高精密减速器市场约六成的份额 。
张跃明是北京工业大学的教授 , 他表示 , 对于日本卖RV减速器的企业 , 它给我们的价格 , 要远远地高于给国外机器人企业的价格 , 通常供货周期也比较长 。 这导致了国内机器人企业的成本过高 , 市场竞争力就弱 。
推荐阅读
- 人物|马斯克谈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有性格 明年底或完成原型
- 硬件|Yukai推Amagami Ham Ham机器人:可模拟宠物咬指尖
- 王者|布局手术机器人赛道,谁是王者? | A股2022投资策略⑩
-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喜迎新年和人机共融时代
- 国际|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获国际创业大赛冠军,获价值千万元奖励
- 猎豹|数字化助力实体消费 机器人让商场“热”起来
- 机器人|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获国际创业大赛冠军,获价值千万元奖励
- 观众|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 硬件|Intel 11代酷睿4核15瓦超迷你平台 仅有信用卡大小
- 观众|古筝机器人现场演奏,32件展品亮相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