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这些校外培训,教育部坚决查处
近期,全国各地大力推进校外培训治理,但一些地方出现了学科类培训转入“地下”,换个“马甲”逃避监管等隐形变异问题,影响政策实施,造成不良影响 。教育部日前发布通知,要求坚决查处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问题 。
学科类校外培训依法实行政府指导价
【最新消息|这些校外培训,教育部坚决查处】■ 明确合规要求
通知明确,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须在培训主体、培训人员、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方面同时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
合规性学科类校外培训一般是指证照齐全的校外培训机构,在登记的培训场所和规定的培训时间,由其所聘请的具有教师资格的培训人员,按照规定的培训方式,面向中小学生提供的符合培训内容要求的学科类培训服务 。
■把准变异形态
通知要求,对不符合上述合规性要求,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学科类培训行为,应依法依规予以查处:
违反培训主体有关规定,证照不全的机构或个人,以咨询、文化传播、“家政服务”“住家教师”“众筹私教”等名义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违反培训人员有关规定,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在职中小学教师违规开展有偿补课;
违反培训时间有关规定,通过“直播变录播”等方式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违反培训地点有关规定,组织异地培训,在居民楼、酒店、咖啡厅等场所,化整为零在登记场所之外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等学科类培训;
违反培训内容有关规定,以游学、研学、夏令营、思维素养、国学素养等名义,或者在科技、体育、文化艺术等非学科类培训中,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违反培训方式有关规定,线下机构通过即时通讯、网络会议、直播平台等方式违规开展线上学科类培训;
其他违反相关规定的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 。
文章图片
■ 建立辨别机制
此外,通知表示,对于明显违反相关规定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旗帜鲜明严肃查处 。根据学科类校外培训隐形变异行为的隐蔽性、多变性特点,以及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成立专家委员会或指定专业机构,对隐形变异培训行为进行科学辨别 。
■ 强化监管执法
通知要求强化监管执法 。各地要充分发挥“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作用,强化部门协同、条块联动,压实责任 。要将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问题查处工作纳入省、市、县和乡镇(街道)网格化综合治理体系,充分发挥社区综合治理功能,开展区域巡查执法 。
推荐阅读
- 年轻人|人生缺少的不是运气,而是少了这些高质量订阅号
- 最新消息|世界单体容量最大漂浮式光伏电站在德州并网发电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最新消息|CES线下回归受阻:受奥密克戎肆虐影响
- 最新消息|IT系统出错 英国银行给7.5万人多发11亿工资
- 最新消息|宁德时代再投240亿元扩产宜宾基地
- 最新消息|宝马LG和其他公司正考虑使用量子计算机解决具体问题
- 器件|6G、量子计算、元宇宙…上海市“十四五”聚焦这些前沿领域
- 人民日报|1月1日生效的RCEP,将带来这些重大变化!
- 最新消息|快手调整员工福利:减少房补、取消免费三餐 新增生育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