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BT国产厂商新增产能22年才能落地
国内可以生产IGBT的厂商根据商业模式来划分 , 只有斯达半导是Fabless(设计)厂 , 中车时代、士兰微和比亚迪都和国外大厂的模式一样 , 属于IDM厂 。 IDM厂的优势在于产品迭代迅速 , 一般只需要3个月就可以完成 , 而Fabless厂一般要花费半年时间 。 另外 , IDM厂更容易实现利润 , 代工模式可很好的控制成本 , 提高企业毛利率 。 但是作为Fab厂来说 , 设计成本会高很多 , 因此是一种较难提高利润的商业模式 。
从产业链来看 , 比亚迪是从原材料到整车端覆盖最完整的 , 可以实现完全独立生产IGBT , 覆盖中低压领域 , 主要针对车规级的IGBT生产 , 且绝大分都是供应自家的整车 。 目前尚未进入其他头部新能源车供应链中 。 产能方面 , 公司现有宁波6英寸厂 , 可实现4万片/月 , 22年能够完成长沙8英寸厂 , 增加产能4万片/月 。 目前IGBT模块年产量180万只 , 22年可增至200万只 。
中车时代电气 , 公司一直专注于轨道交通领域 , 重点放在生产高压IGBT , 当开始涉足中低压领域时 , 可谓是降维打击 。 回顾2017年 , 公司时因为当时候有闲置产能 , 所以开始做车规级IGBT 。 目前公司的产品已经通过了小鹏、理想、广汽、东风、长安、一汽等整车厂的验证 。 公司一期产能12万片/年 , 100万只IGBT模块 , 其中车规级IGBT大约在24万片 。 2022年二期产能落地后 , 可实现24万片/年 , 车规级IGBT140万只 。 可见 , 公司现在非常重视车规级IGBT的需求 , 扩产计划也非常清晰 。 此外 , 公司的IGBT也可以用于新能源发电 。
斯达半导作为设计厂 , 目前产品是由华虹和积塔半导体来代工生产 , 公司生产的IGBT主要用于工业控制领域 , 大客户包括工控行业的英威腾和汇川技术 。 对于车规级的IGBT在厂商认证环节验证进度较慢 , 这也是作为设计厂的一大弊端 , 因为是采用的代工生产 , 公司需要单独认证IGBT模块中的芯片能否达到A级整车厂的要求 , 流程非常繁琐 。 验证时间效率方面完全比不上IDM模式产品线上所生产的IGBT 。
【缺口|为什么IGBT供需缺口预期缓解时间一再推迟? | 见智研究所】士兰微是国内IGBT大厂中起步较晚的 , 胜在于IDM模式产品迭代速度快 , 但是目前公司的产品还未进入车规级 , 主要在工业控制和家电领域 。
推荐阅读
- IT|为什么感染飙升但死亡人数有限?研究显示T细胞可防止奥密克戎引发重症
- 德尔塔|为什么感染飙升但死亡人数有限?研究显示T细胞可防止奥密克戎引发重症
- 生活|2022,你为什么需要一块华为 WATCH GT3?
- 记忆|为什么现在的年度听歌报告,越来越好哭了?
- 符合中国|为什么要注册中文域名?中文域名很好?
- 周建明|周建明:我们为什么要强调基础科学研究?
- 智电|你的纯电MPV,为什么需要一个专业户来操刀?
- 安全|为什么我们现在不再需要杀毒软件了?
- 标准|5G很美丽,也要解好题:为什么今天必须关注5G-Advanced?
- 技术|【冬奥问“冀”】为什么说观众在观赏冬奥会时也能感受到高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