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网络百科最具代表性的百科知识搜索和共享平台 , 截至2019年 , 维基百科拥有注册用户3500多万 , 收录超过4600篇条目 , 被全世界近4.34亿民众使用 , 已经成为目前全球网络上最大且最受大众欢迎的参考工具书 , 影响之大 , 甚至超过了一些西方主流媒体 。
但在这些词条背后 , 还有一场“暗战” 。
今年9月 , 基百科的管理机构——维基媒体基金会宣布永久封禁“中国大陆维基人”(WMC)7名编辑的账号 , 并撤销其他12名用户的管理和编辑权限 。 理由是在一些涉及香港事件的词条中 , 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的维基用户之间“存在冲突” , 而这可能是以“宣传中国为目的”的“渗透”迹象 。
事实果真如此吗?既然标榜“自由的百科全书” , 维基百科为何不能容纳不同的声音?这场舆论暗战的背后 , 究竟还隐藏着哪些不可告人的秘密?观察者网专访驻法20多年的媒体人、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郑若麟 , 揭露维基百科背后的“自由密码” 。
【控制|郑若麟:中西舆论战中,“用对人”比“控制内容”重要得多】
文章图片
观察者网:据外媒报道 , 管理维基百科的维基媒体基金会(Wikimedia Foundation)九月份发表了一项声明 , 以“对用户安全的担忧”为由 , 史无前例地“全域禁止”7名“未经认可的中国大陆维基人”用户 , 并取消了12名管理员的权限资格 。 您怎么看这一事件?
郑若麟:这件事非常清晰地说明了两点 , 一是今日世界话语权的争夺战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二是话语权的争夺主要就是对“人”的争夺 。
网络时代 , 维基百科属于对历史进行定性的一种有力工具 。 过去我们靠阅读报刊来认识世界 , 而今天在网络上输入一个历史名词 , 首先映入眼帘的几乎总是“维基百科” 。 因此 , 这一工具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 一件事经过维基百科的记载后 , 没有亲身经历过事件的人基本上便会认定这就是历史 。 而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不可能亲身经历所有的历史事件 。 因此我们可以说 , 维基百科正在构筑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观点 , 当然也包括我们的世界观 。
维基百科的特点 , 就是所谓“自由的百科全书” , 即不是由专家们撰写 , 而是由广大读者自行编写 。 那么理论上各种不同甚至相反的观点 , 都应该在其中得到充分的表现 。 到具体操作层面上 , 就是维基百科由一群义务参与的管理员来进行撰写、编辑、整理其内容 。 其中涉及中文维基的全球共有四千多名管理人员参与其中 。
维基的条目理论上人人皆可撰写 , 只要遵循“非原创、中立和提供查证出处”三原则即可 。 所谓“非原创”指的是用户所撰写的内容是有出处的 , 引用的媒体或其他出版物的内容 , 而不是用户自己独创的;“中立”则是指在使用词汇时要避免带有立场;“提供查证出处”则是对所引内容做出注释 , 可供阅读者查询 。
推荐阅读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华能|全球首座!华能百兆瓦级分散控制储能电站投运
- 开发|腾讯将与《控制》开发商合作 开发多人PvE射击游戏
- 先锋|腾讯将与《控制》开发商合作:开发多人合作 PvE 射击游戏
- 控制|Azure Database for MySQL Flexible Server上线
- 导体|路创照明控制系统技术的9大优势
- IT|DentalSlim饮食控制: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世界首创的减肥设备
- 语音|声控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就是人与机器的深度交流
- 智能|水厂自动化控制系统——水厂数字化改造
- 语法|?沈家煊《从语言看中西方的范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