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国外如何发展电子政务?利用“大”“小”数据推进公共管理( 二 )


“不同部门互相支持协作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 何达基教授说 , 他以前的学生很多都是地方官员 , 他们非常头痛的是如果共享部门掌控的数据 , 由于部门怕展示错误或局限 , 有时会有阻力 。 部门之间怎么协调互助 , 并共享和公开数据 , 不只是数据和技术问题 。 电子化政务 , 要关注数据质量 , 注重数据的全面性、一致性、和不同数据来源的互联程度 。 而且 , 有了这些数据 , 还需要想怎么利用 , 很多时候需要跨部门团队来做分析工作 , 并理解结果的含义 , 才能帮助政策的制定和推行 。 另外 , 数据分析要有仔细谨慎的研究设计和方法 , 要考虑数据来源的局限和偏差 , 千万不能把数据关联看成因果关系 , 不然 , 大数据分析可能会误导决策 。
电子化政务的发展不能避免资源有限和优先取舍的难题 , 因为数据量大 , 储存数据要有一些代价或成本 。 例如 , 美国很多地方有治安问题、种族冲突问题 , 为了问责的需要 , 大部分的警察都佩戴小录像机 , 警车前后面也有录像记录 , 警察对市民有什么举动等等 , 都要有录像 。 这些都是电子化政务的好措施 , 但问题是这些录像数据庞大 , 应存多久?谁承担这个成本?另外 , 数据收集方面 , 地方政府也存在很大争论 。 例如手机数据 , 什么数据应该收集 , 有什么数据不应该收集 ,又比如街头车辆数据 , 车牌是否应该收集起来等等 。
“怎么收集、储存、清理、分析、和共享数据 , 怎样公开和报告分析结果等 , 背后都有很多法律、行政能力构建、和政策因素” , 何达基教授说 , 每个国家、每个地方都有不一样的考量和限制 , 这些问题在国内外都一样 , 这不单单是技术和硬件的问题 。

建议把权限和风险管理作为电子化政务重要一环
何达基教授在讲座中特别强调 , 有效利用大数据以外 , 传统的“小数据”也很重要 , 例如随机抽样调查、实地调研等 ,尤其针对电子化比较薄弱的群众 , 这些数据还是需要收集 , 并在政策制定和管理过程中必须考虑的 。
谈及数据管理问题 , 何达基教授表示 , 谁应该拥有数据?有权使用数据?有权理解和看见使用的算法?另外 , 谁应该为技术进步买单、如何买单? 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数据治理问题 。 目前 , 大多数数据分析应用程序都专注于优化效率、有效性、合规性以及成本效益 。 在其看来 , 在电子化政务里面 , 必须也考量什么人有什么权利 , 还有公平和问责问题 , 这些都是公共管理和治理关心的问题 。
他同时建议 , 必须把风险管理作为电子化政务重要的一环 。 怎么减低风险 , 谁来负责?这些考量会因不同的政治和社会背景而异 , “可能性跟可行性不一样 , 可行性跟可接受性也不一样 , 能做什么跟该做什么也是不一样的考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