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 全球最长的高分子材料3D打印景观桥于四川成都正式启用 。
这座3D打印桥名为“流云桥” , 坐落于于成都驿马河公园的景观湖上 , 由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景观院(以下简称“中建西南院景观院”)参与设计 。 整桥全长66.8米 , 其中3D打印部分桥长21.58米 , 最宽处8米、最高处2.68米 。
文章图片
桥梁采用分段打印、现场拼装的施工方式 。 前期打印在上海完成 , 采用全国最大的智能高分子材料打印装备进行全天候全自动打印 , 后期在现场将材料拼装成整体 。
正式打印前 , 先通过仿真模拟打印确定参数 。 正式打印时 , 在系统中输入指令 , 机器就会24小时不间断打印 , 无需人工值守 , 仅用35天就完成12吨材料的打印 。 在打印过程中 , 还采用了三维激光点云扫射检测技术 , 以保证成型和拼接安装的精度 。
文章图片
结构有限元分析
文章图片
仿真模拟打印
对于桥面排水和照明的需求 , 设计团队通过预留孔位、埋设管道的方法进行处理 。 为了提高通行的舒适度 , 在桥梁下方增设了钢梁作为叠合支撑受力 , 保证了桥梁的稳定性 。 两端的栏杆采用轻质航空材料 , 通过数字化数控雕刻成形 , 表面进行特种涂层处理 , 以满足使用要求 。
文章图片
拼接组装现场
【成都|全球最长高分子3D打印桥亮相成都:用35天、12吨材料】“我们项目设计团队与上海的相关团队 , 经过反复的多方论证和方案打磨 , 共同进行了这座3D打印桥的设计 , 前后大约用了半年时间 。 但进入制作过程 , 12吨材料 , 仅用了35天就完成了桥体打印 , 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 这就是工业化的力量 。 ”中建西南院景观院院长程锐在接收成都日报采访时表示 , 该桥从设计到加工 , 贯穿了数字建造的科技力量 。 “传统的建筑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后 , 助力设计师创造更加美好的作品 。 超大型3D打印景观桥 , 是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晶 。 ”
文章图片
“流云桥”的形态设计灵感来源于驿马河自由奔腾的形态 , 如同舞动的丝绸 。 建成后的桥梁有着灵动变幻的曲线和类似丝带的抽象形态 , 在满足桥梁对功能和空间的诉求之外 , 还能带来具有艺术感的视觉体验 。 同时 , 桥梁的扶手及外肌理根据城市整体规划设计 , 一面桥梁扶手设计成一个峰、两边平缓 , 寓意“一山连两翼”;另一面桥梁扶手设计为两个峰一个谷 , 寓意“两山夹一城” 。
推荐阅读
- 测试|图森未来完成全球首次无人驾驶重卡在公开道路的全无人化测试
- ASUS|华硕预热ROG Flow Z13:称其是“全球最强悍的游戏平板”
- IT|国内最长湖底隧道正式通车运营
- IT|全球汽车行业价值两年突增至3万亿美元 中国电动车企立大功
- IT|全球供应25亿剂疫苗 科兴上半年营收110亿美元
- IT|全球每日新增确诊病例首超100万例 世卫:两大毒株正掀起“疫情海啸”
- 植被|二十年后的成都
- Tesla|特斯拉在美国召回约47.5万辆汽车 接近其去年全球交付总量
- 堆芯|全球首座,世界领跑!
- 集聚|向全球应用创新策源地持续迈进 上海“双千兆”应用体验中心正式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