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一场无人驾驶的五年之约:谁能赚到钱?谁能活下来?(13)


包括我们之前跟FCA合作 , 把全国第一款带冗余线控底盘能力的车引入到中国 , 这是在美国已经大规模验证 , 能达到L4、L5级别能力的车 , 引入到中国 , 在这种情况下把我们的系统加装上去实现无人驾驶 。
回答您这个具体的问题 , 造不造车关键是在技术 , 当然可能有商业上的考量 , 但我觉得更核心的是技术上的考量 , 这个车的底盘能不能实现冗余线控 , 还有其他的安全相关的标准 , 这个非常重要 。 我们公司向来都是以负责任的态度 , 我们不是把驾驶员从驾驶位去掉就变成无人了 , 没有冗余线控 , 哪怕你的AI是完美的 , 刹车失灵了 , 也没有办法停下来 。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坚持 , 哪怕你不造车 , 你也一定要找到一个车能够真正带冗余线控 , 还有其他一系列的L4、L5级别电子电器架构的车型 ,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无人驾驶 。
大方:我非常认同肖老师说的一切以保障安全为前提 , 大家在这方面我觉得都是非常有一致意见的 , 车没冗余线控就不具备安全的条件 。 这方面整个行业都在发展 , 整个汽车传统的车厂、造车新势力现在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 因为自动驾驶是一个不可避免要发生的事 , 顺应这个形势 , 我觉得我们这些做自动驾驶系统的公司 , 造车不造车可能这些车慢慢地都会具备这些功能 , 就看时机怎么样 。
贾红兵:文远呢?这个Robobus要不要自己造?
董方亮:这个问题可以稍微变化一下 , 我可能今天不是一个造车的人 , 我不造车 , 但是我可以找可以跟我深度合作的OEM定制打造 , 面向量产的L4的 , 其实这个业务方式 , 包括这种合作模式是可以探讨的 。
比如文远的Robotaxi是跟宇通深度打造的 , 它是面向前装的L4的量产 , 而这个车型也在2019年获得了德国红点奖 , 这个对L4自动驾驶公司也是比较好的实践 , 我可能自己没有造车 , 但是我找了一个合作伙伴深度定制 , 这样保证了第一个满足我对L4的各种功能的要求 , 尤其是对安全的要求 。
贾红兵:就是可以看看再说 。
建宇评论一下这个事 , 百度不就是进入造车之中了吗?
李建宇:贾总问到L4、L5的企业 , 他们的客户主体和造车企业的客户主体不同 , 他们更多的是面向投资人或者车企 , 有可能未来收购、并购他们 , 或者让他们的技术、他们的方案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客户主体 , 而造车大部分是面向于完全To C的客户 , 这两个客户主体是不一样的 , 如果你问我他们会不会造车 , 我觉得是不可能的 , 因为他们完全不是做一类的工作 。
这就是我很简单粗暴的想法 。
五年之约:五年之后谁能从市场中走出来 , 还活着
贾红兵:看看后续中国的主品牌能不能活下去 , 如果活不下去可能会专门找咱们无人驾驶公司 , 看看他们有没有新产品 。 我有一个建议 , 因为我们做的这个行业是一个前沿行业 , 还在现场的听众如果谁想布局5年之后的业务 , 可以关注这几家公司 , 相信会有公司马上上市 , 今天有的公司获得了智驾独角兽 , 我相信无人出租车肯定会出现 , 在那个时代大家可以买下台上几位的无人车 , 自己组一个小车队 , 去公园、去二环、三环布局一些运营的车队 , 未来应该是一个值得投资的产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