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乔布斯离开的十年,技术变革带来了哪些“新事物”?( 三 )


智能汽车的形态是对传统汽车的完全颠覆 。 亿欧智库预计 , 至2030年全球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车端系统的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 , 而中国将凭借庞大的汽车消费群体占据绝大部分的市场 。
《硅谷钢铁侠》中写道 , 特斯拉之后 , 几乎所有的汽车公司都在效仿 。 智能化打开了“软件定义汽车”的新窗口 , 全球范围内的大部分科技巨头都在试图进入这一行业 , 包括谷歌、微软、亚马逊、苹果 。
在中国 , “造车”成为了中国科技行业最火热的关键词之一 。 截至2021年5月 , 据不完全统计 , 中国曾发布或有消息透露要跨界造车的企业多达17家 , 其中互联网企业多达6家 。 宣布开拓造车相关业务的公司包括小米、百度、OPPO、格力、创维、恒大各行各业的巨头 。
而智能汽车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自动驾驶技术也迎来了资本热潮 。 公开数据显示 , 2020年中国自动驾驶市场披露融资总金额大幅增长 , 高达436.3亿元 , 同比增长136.9% 。 进入2021年 , 自动驾驶赛道热度不减 , 仅前两月的投融资事件已达24起 , 披露投融资总金额已达176.4亿元 。
相应赛道的公司估值水涨船高 , 小马智行从30亿美元飙升至53亿美元 , 文远知行从14亿美元飙升至33亿美元 , 激光雷达、线控底盘、计算平台到无人驾驶小车 , 多数初创公司以及开放场景、特定场景自动驾驶公司纷纷迎来发展机遇 。
虽然目前自动驾驶大规模商业化落地仍然刚刚开始 ,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L4级别的自动驾驶还需要时间 。 但一辆人们已经对一辆安全的无人驾驶汽车抱有足够的期待 。
私人太空旅行成真
十余年的探索期后 , 2021年 , 面向私人的太空旅行不仅成真 , 而且已经开始商业化 。
2021年7月12日 , “商业太空旅行第一人”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在美国新墨西哥州乘坐自家公司维珍银河(Virgin Galactic)的飞行器 , 进入了高度的地球低轨道 , 在85.29公里高空俯视地球和体验失重状态数分钟之后顺利返回地面 。
这位来自英国的七十岁超级富豪实现了自己太空旅行的梦想 , 他的冒险精神为人所惊叹 。 1997年 , 布兰森因为第一个驾驶热气球飞跃大西洋的壮举 , 曾出现在苹果的经典广告《非同凡想》(Think Different)当中 , 排在爱因斯坦、鲍勃迪伦、马丁路德金之后 。
同月底 , 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携带3名普通人共同乘坐蓝色起源公司的飞行器进入太空边缘旅行 。 他们是首批进入太空的平民旅客 , 没有专业宇航员陪同 , 进入了太空并成功返回 。
9月份 , 由马斯克创办的另一家公司SpaceX在9月份向太空轨道运送了4名普通人 , 在无专业宇航员的情况下 , 帮助他们完成了一次太空旅行 。 这趟旅行的费用约为2亿美元 , 由其中一位亿万富翁Jared Isaacman支付 , 其余三人被他邀请而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