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存储|存储设备进化史,看看你了解多少!

最近这段时间小编准备搬家 , 正在收拾打包行李时在书架底发现了多年前的单机游戏DVD和流行歌CD , 脑海里突然闪过那些当时沉浸在游戏中的欢乐 , 以及省吃俭用攒零花钱买到偶像专辑的欣喜 。

云存储|存储设备进化史,看看你了解多少!
本文图片

有人说“大多数科技产品注定只开放一个短暂的时代 。 ” , 今天打算谈谈存储设备在科技时代中的发展进化史 , 大家可以康康以下哪些设备你了解过或现在还存留着
注:本文讨论的存储设备专指计算机、数码产品、智能终端和数字设备相关的存储设备 。
曾经的“高科技”
经历了结绳记事、甲骨、石碑、纸张等存储介质的变迁 , 工业革命的兴起也带来了存储设备的进化 , 以下将给大家介绍从工业时代产生的机械存储设备 。 另外还有威廉姆斯管(1946年)、汞延迟线(1947年)、计数电子管(1953年)等各类设备因价格昂贵、不常用、功能相似等原因 , 本文不一一提及 , 欢迎各位读者在留言区补充哦~

穿孔卡和穿孔纸带
--机械化信息最初的存储形式
1890年 , 美国统计学家 Herman Hollerith发明了打孔卡制表机 , 最多可记录960bits , 用于收集并统计人口普查数据 , 标志着半自动化数据处理系统时代的开始 。 逐渐被广泛应用在工业检索以及数据统计领域 。 穿孔卡和穿孔纸带应用于打孔卡制表机是早期计算机的输入和输出设备 , 它将程序和数据转换二进制代码 , 其中带孔为1 , 无孔为0 , 再经过光电扫描输入电脑 。

云存储|存储设备进化史,看看你了解多少!
本文图片

(穿孔纸带顺序控制原理)

磁带--磁性存储时代的开始
1928年 , 德国德雷斯诺工程师Fritz Pfleumer发明了录音磁带 , 可以存储模拟信号 。 磁带的工作原理是:将粉碎的磁性颗粒用胶水粘在纸条上 , 制备成磁带 。 但因纸条比较脆弱 , 录音磁带在当时无法实用化 。 1951年 , 磁带开始用于计算机数据存储 , 一盘磁带可替代一万张打孔纸卡 。 1980年出现了小型的盒式磁带 , 长度为90分钟的磁带每面可记录约660KB的数据 。
(小编掏箱底挖出来的磁带

磁鼓存储器--硬盘驱动器的前身
1932年 , IBM公司的奥地利裔工程师Gustav Tauschek发明了磁鼓存储器 , 长度为16英寸 , 有40个磁道 , 每分钟可旋转12500转 , 仅可以存储10KB数据 。 在磁芯存储器出现之前广泛用于计算机内存 , 被认为是硬盘驱动器的前身 。 磁鼓的优点为实用可靠、经济实惠 , 而最大的缺点是存储容量太小、利用率低 。

云存储|存储设备进化史,看看你了解多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