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文颖:为认识真菌付出毕生努力
真菌在地球的各个角落出现 , 它们种类繁多 , 形态迥异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庄文颖对真菌的兴趣已经持续了快半个世纪 , 她爬过26个省份的荒山野岭;她的肩膀 , 背过数不清的真菌标本;她的一双眼 , 辨认出360多个新种 。 在浩瀚的真菌学领域 , 庄文颖矢志不渝、毕生钻研 , 做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 。
如今 , 年过七旬的庄文颖已经腿脚不便 , 不再参与野外考察了 。 但谈起真菌 , 她依然眉飞色舞:“我们还要奋力去探索那94%的未知真菌物种 。 ”
一生专注一件事
1948年生于北京的庄文颖 , 如今已年过七旬 。 这一辈子 , 她只专注于一项事业:真菌学研究 。
真菌是真核微生物 , 具细胞壁 , 无叶绿素 , 大多数以孢子繁殖 。 用于酿酒的酵母菌是小型真菌 , 可供人类食用的蘑菇是大型真菌 。 我国是利用真菌最早的国家之一 ,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录了34种真菌药物 。
“生命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 , 是一个本质跨越 。 真菌是较原始的真核生物 , 科学家们以真菌为材料 , 探讨生命进化规律 。 ”庄文颖是一位严谨的学者 , 平常说话总是要言不烦 , 带着“行胜于言”的风范 , 但一说起真菌 , 就滔滔不绝 。
真菌是科研宝库 。 酵母菌是第一个实现基因组测序的真核生物 , 由此加速了基因组学的发展 。 真菌还可以用于生物防治 , 实现“以菌治虫”“以菌治菌” , 为创造良好的人类生存环境作出贡献 。 世界上第一个抗生素——青霉素是由真菌产生的 , 它的发现和应用使得人类平均寿命从40岁增加到60岁……
庄文颖对真菌的兴趣已经持续了40多年 。
1968年 , 庄文颖响应国家号召到山西农村插队 。 1973年 , 她进入山西农学院(现山西农业大学)读书 。 毕业留校时 , 有两个专业可以选择——昆虫学或植物病理学 。 她选择了植物病理学 。 “植物病害的70%是真菌造成的 , 那时接触比较多 , 对真菌逐渐产生了兴趣 , 并打下一些基础 。 ”庄文颖说 。
1978年 , 她考取了中科院微生物所的研究生 , 师从著名菌物学家余永年教授 。 那时 , 全国研究真菌最好的科研单位就是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 , 余永年教授又是中国真菌学创始人之一戴芳澜院士的学生 。 对真菌学的热爱与探索精神 , 就这样一脉相承 , 让而立之年的庄文颖确立了自己的科研志向 。
“在浩瀚的生命世界里 , 在生物进化的漫漫长河中 , 真菌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 并且必将影响人类的未来 。 但人类对真菌的认识还远远不足 。 我愿意为认识真菌付出毕生的努力 。 ”庄文颖说 。
据保守估计 , 全球有220万到380万种真菌 , 目前已经被人发现和描述的仅有约15万种 。 人类只认识了6%的真菌物种 , 还有94%有待发现 。
推荐阅读
- 建设|这一次,我们用SASE为教育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
- Apple|苹果高管解读AirPods 3代技术细节 暗示蓝牙带宽可能成为瓶颈
- 华依|中信证券:惯性导航有望成为L3及以上自动驾驶的标配产品
- MateBook|深度解析:华为MateBook X Pro 2022的七大独家创新技术
- the|美FDA将批准辉瑞为12-15岁儿童提供COVID-19加强针
- IT|为什么感染飙升但死亡人数有限?研究显示T细胞可防止奥密克戎引发重症
- 能力|有了长续航的独立通信手表,就不必为出门没带手机而焦虑了
- 德尔塔|为什么感染飙升但死亡人数有限?研究显示T细胞可防止奥密克戎引发重症
- 果君|华为Mate X2 典藏版竟逼疯整个摄制组?拯救手滑的神器终于来了(视频)
- Apple|苹果希望手机/平板设备能正面为其他设备无线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