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毫末智行合作阿里达摩院 董事长张凯直言2022年是商业化分水岭


达摩|毫末智行合作阿里达摩院 董事长张凯直言2022年是商业化分水岭
文章图片

倪远韵/文
近日 , 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毫末智行对外宣布 , 其乘用车辅助驾驶行驶里程已突破100万公里 , 进阶版辅助驾驶系统NOH(Navigation on HIPilot , 智慧领航辅助驾驶系统)将于10月正式发布 。 此外 , 在低速末端物流无人小车领域 , 毫末智行官宣与阿里达摩院“小蛮驴”进行合作 。
毫末智行董事长张凯与CEO顾维灏多次提及毫末是一家“创业”、“初创”公司 。 毫末智行成立尚未满两年 , 2019年11月脱胎于长城汽车内部的ADAS(辅助驾驶)系统研发团队 , 并保持独立运营 。 今年2月 , 毫末智行刚刚完成由首钢基金领投,美团、高瓴创投跟投的数亿元Pre-A轮融资 。
市场竞争的压力 , 让毫末智行自上而下充满了创业团队的氛围与活力 , 这或许也是长城汽车CEO魏建军的一步棋——通过市场历练使毫末更具竞争力 , 再用这种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反哺长城 。
2022年是商业化分水岭?
在创业路上“舍命狂奔”的另一面 , 是要求技术的快速落地与高速迭代 。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院长成波的观点是 , “智能驾驶产业发展需要技术和商业模式验证并行” 。
对于AI自动驾驶这场持久战 , 毫末智行董事长张凯则预判“2022年将是AI自动驾驶商业化分水岭之年” , 并同样强调了商业化的重要性 , 张凯认为 , “对于在自动驾驶这个赛道的创业公司而言 , 在2022年 , 一定要形成自己相对稳定的商业模式” , 否则结果将是“致命的” 。
虽然最终目标都是要实现L5级自动驾驶 , 不同于Waymo等“一步到位”式直接向L4级别发起冲击 , 毫末选择‘步步为营’策略——从L1到L5 , 逐步实现自动驾驶中每一级的跨越 , 快速扩大自身市场规模的同时逐步提高汽车产品智能化水平 。
据悉 , 毫末智行的商业化主阵地为乘用车领域和末端物流领域 , 且均选择了渐进式的路线 , 即从简单场景到复杂场景 , 从局部运营到全面运营 。 以自动驾驶系统为例 , 已在WEY品牌摩卡、坦克300城市版上线的HWA系统 , 率先选择了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两个相对简单的场景实现商业化 , 而计划在今年10月上市的NOH(Navigation on HIPilot , 智慧领航辅助驾驶系统) , 将进一步实现匝道和高速连接道路两个场景的涵盖 。
更早进入市场 , 意味着能够更早积累数据进行技术迭代 。 毫末智行表示 , 最新辅助驾驶行驶里程已突破100万公里 , 由车主驾车里程数及测试车辆测试里程数两部分构成 , 其中路测测试车在9个月的时间内 , 已在超过100座城市展开测试 , 并同步覆盖了雨天、大雾、冰雹等多种恶劣复杂天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