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末端物流领域 , 毫末智行与美团合作生产的L4级自动驾驶无人配送车“魔袋20”已在北京顺义落地投入使用 , 与京东、新石器的产品一起 , 成为首批“持证上岗” , 获准在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合规上路的无人配送车之一 。
此外 , 毫末智行的无人配送车旗舰产品“小魔驼” , 也已以MaaS(Mobility as a Service)的模式,在顺义与物美多点进行了5个多月的尝试 。 据介绍 , “小魔驼”在场景上选择了相对复杂的城市开放道路 , 目前通过降低车速保证系统的安全和及时响应 。
占据了技术和制造两端的毫末 , 在末端物流市场这个关键维度上 , 也迎来了继美团、物美之后的新合作方——阿里达摩院 。 据悉 , 毫末智行将持续为刚满一岁的阿里智能物流无人车“小蛮驴”进行生产制造、出厂测试验证、规模量产等联合创新及全生命周期服务 。 按照规划 , 2021年将有1000台“小蛮驴”陆续走进中国校园 。
毫末智行做中国版的通用Cruise
从企业模式上看 , 毫末接近于通用汽车子公司Cruise——背靠主机厂 , 同时拥有互联网基因的独立自动驾驶公司 。 这点从人员架构上亦可窥一二 , 据公开信息 , 毫末智行的核心团队成员一部分来自长城汽车 , 一部分来自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团队专家 , 目前公司员工已达500人 。
以往自动驾驶公司多为Waymo模式 , 创始成员大多来自互联网科技企业 , 凭借人工智能和云端技术做细分领域的转向集中 。 拥有车厂基因的Cruise模式显得更为稳健 , 公司相当于同时具备了产业链协同、质量管理、成本控制的能力 , 在落地和规模化方面有先天优势 , 而持续且更低成本、更快速度获得的数据 , 对于自动驾驶企业来说就是最重要的“源头活水” 。
与汽车行业的老兵张凯不同 , 毫末智能的CEO顾维灏则是资深百度系技术流 , 曾任百度智能汽车事业部总经理 , 2017年李彦宏那张著名的“第一张无人驾驶罚单” , 当时在同辆自动驾驶汽车主驾位上坐着的正是顾维灏 。
互联网技术出身领导们的典型特点 , 是以解决问题为思维导向 。 顾维灏分享了毫末智行在算法、算力上的技术布局 , 以回答如何挖潜所收集的数据价值的问题 。
算法层面 , 毫末智行在数据处理路径上 , 采用无监督聚类的方法挖掘更多相似困难场景弥合AI与人类的认知差异 , 以解决AI模型的数据偏见问题;在提升系统训练速度上 , 倾向于更精细化的模型并行方法 , 布局下一代AI视觉Transformer技术;而在最终的验证环节 , 则通过CSS云端并行仿真加以提速 , 自动化生成测试案例 。
算力层面 , 据顾维灏介绍 , “长城汽车、毫末智行共同联合高通推出了目前全球算力最高的可量产自动驾驶计算平台ICU 3.0” , 这个平台更为人熟知的名字是“小魔盒3.0” 。 据悉小魔盒3.0目前单板算力达360TOPS , 可持续升级到1440TOPS , 可有效支撑AI视觉大模型的车载运算以及车端感知数据的筛选、清洗、脱敏和回流 。
推荐阅读
- 协同|福瑞泰克携手中智行 基于车路协同,引领高阶自动驾驶时代新赛点
- 趋势|达摩院发布2022年十大科技趋势
- Science|达摩院2022十大科技趋势发布:人工智能将催生科研新范式
- 趋势|阿里巴巴达摩院发布 2022 十大科技趋势:硅光芯片等上榜
- 趋势|阿里巴巴达摩院2022十大科技趋势发布:人工智能或将解决风光电并网难题
- 技术|《达摩院2022十大科技趋势》发布
- Science|达摩院发布2022十大科技趋势
- 模型|达摩院2022十大科技趋势发布:人工智能将催生科研新范式
- 辅助|拿到近10亿元融资后,毫末智行想让产品3年覆盖100万台车
- 顾维灏|MANA数据智能体系 、城市NOH 毫末AI DAY大招连放迎战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