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化学奖|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非常化学”,一位获奖者会打太极,另一位“不走寻常路”( 二 )


“这个时候不应该讨论工作 , 而是好好休息”
“本杰明·李斯特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 , 会打太极拳 , 喜欢品尝中国白酒 , 对中国人也很友好 , 在他那里做博士后研究的中国学者已有20个之多 。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周剑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采访人员 , 他是本杰明·李斯特第一个来自中国的博士后 。

诺贝尔化学奖|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非常化学”,一位获奖者会打太极,另一位“不走寻常路”
本文图片

本杰明·李斯特在打太极拳 。 周剑提供在周剑眼中 , 本杰明·李斯特是一个思维很活跃的科学家 , 想法新奇 , 追求原创和顶级的工作 , 也经常鼓励学生 。
本杰明·李斯特在工作时间非常努力 , 但在非工作时间 , 如果有人找他讨论学术问题 , 他会幽默地说:“这个时候不应该讨论工作 , 而是好好休息 。 ”
“他是一个很容易相处的人 , 也很随意 , 经常在会议室一边讨论学术问题 , 一边喝着啤酒 。 在圣诞节前夜还会邀请课题组里的人 , 一起去喝酒 。 ”周剑说 。

诺贝尔化学奖|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非常化学”,一位获奖者会打太极,另一位“不走寻常路”
本文图片

2018年 , 本杰明·李斯特(左五)50岁生日时在上海和中国学生聚会 。 周剑提供“如果要用一个词组来形容大卫·麦克米伦 , 那就是think different(不走寻常路) 。 ”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研究员左智伟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采访人员 , 他曾经在大卫·麦克米伦的课题组做博士后研究 。
在左智伟看来 , 当金属催化成为手性合成的一大热点时 , 与同期的有机化学家不同 , 大卫·麦克米伦另辟蹊径 , 思考能否用简单的有机分子作为催化剂来高效合成手性分子 , 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成本 , 未来在应用方面也更有优势 。 2000年的突破性工作激发了众多有机化学家来发展更多有机催化模式 。
“大卫·麦克米伦待人处事都很平和 , 但对化学要求非常严格 。 ”左智伟说 。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 , 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作者:黄海华
【诺贝尔化学奖|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非常化学”,一位获奖者会打太极,另一位“不走寻常路”】微信编辑:泰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