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 , 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 , 我几乎难以承受 。 心里就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 要承受不住了 。 在痛苦的极点 , 就在刚才短短一刹那 , 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 ”
文章图片
26秒之后 , 情况逐渐好转 。 任务结束后 , 根据杨利伟的反馈 , 相关系统进行了改进 。 后续的航天员再也没有遭遇这种极端体验 。 杨利伟把应对极端状况的能力归功于航天员们平时的严格训练 。 这个红色的按钮就是见证 。
训练中的严格 , 不光是航天员自己为梦想而坚持 , 也是载人航天任务的硬性要求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无论男女航天员都必须通过8个G的选拔 。 飞船在上升和返回的过程中 , 航天员会受到两个方向:一个胸背向 , 一个头盆向 , 这两个方向的超重的作用 , 比如说8个G , 就相当于自身8倍的体重压在胸口 。 我们用一个载人离心机 , 这是我们重要的训练手段 , 这个超重耐力的选拔必须通过 , 通不过就不能入选 。 我们每年做两次 , 我们上半年做一次 , 下半年做一次 , 每年都要通过8个G 。 只要他还是航天员 , 是个职业的航天员 , 他就有这个责任和这个使命 , 要随时准备能够接受任务 , 能够去执行飞行任务 , 所以他就必须要保持这个状态接受训练 。
航天英雄背后的他们 , 祖国不会忘记!
神舟十二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七次载人飞行 。 七次飞行 , 人们记住了一个个飞天英雄 , 而亲历了历次发射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 , 是这些英雄背后不可或缺的人 。 1992年 , 28岁的黄伟芬在一片空白的基础上开始搭建中国的航天员选拔训练科研系统 。 黄伟芬说 , 她这些年的工作很像一首歌里所唱的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就是因为我觉得这首歌是我那么多年的一个真实写照 , 一个真实的心路历程 , 就特别有共鸣 。
飞天路上的拓荒者 , 我们永远铭记!
中国航天是“万人一杆枪”的事业 , 每一个参与者 , 都是无名英雄 。 按照惯例 , 出征太空前 , 航天员们都会去看一看长眠在东风革命烈士陵园的700多位航天先烈 。 无论飞向多远 , 都不会忘记飞天路上的拓荒者 。
从神舟一号到天舟三号 , 从杨利伟到汤洪波 , 还有站在航天员背后的无名英雄们 , 正是有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你们 , 载人航天发射任务才有了20发20捷 。 未来这个数字还将朝着星辰大海 , 同步跳动 。
推荐阅读
- 系列|2021中国航天发射圆满收官!年发射55次居世界第一
- 协议|伊朗国防部宣布发射运载火箭
- 运载火箭|2021中国航天发射次数首破50
- 中国|超燃!100秒回顾中国航天2021精彩瞬间
- 刘思远|从1到100 这座“塔”不断创造中国航天奇迹
- 预定|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
- 恒星|韦布发射升空 五大天文任务可期
- 全年|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成功发射 中国航天全年发射次数世界第一
- 吴佳栋|刚刚,发射成功!
- 长三乙火箭|2021年中国航天宇航发射任务圆满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