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器人|国产手术机器人“妙手”回春( 二 )


“手术机器人的发展并不是替代医生 , 而是延伸医生的手术能力 。 ”王树新教授表示 , “像腹腔镜这种微创手术 , 人眼看到的屏幕是平面的且图像放大倍数不大 , 但是如果用手术机器人这一套系统 , 图像能放大到10倍以上 , 并且机器人的机械手臂可以进到腹腔内 , 在屏幕上可以看到更大、更立体直观的影像 。 ”
打破国外垄断 , 解决成套技术难题
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4月4日 ,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在国内率先开展国产手术机器人胃穿孔修补术及阑尾切除术 。
手术机器人集多项现代高科技手段于一体 。 在世界微创外科领域 , 它是当之无愧的革命性外科手术工具 。 借助它 , 外科医生可以远离手术台操纵机器进行手术 , 这颠覆了传统的手术概念 。
外科手术 , 经历了由传统开放手术到腹腔镜手术的变革 , 而如今的手术机器人是其“第三次革命” 。 但手术机器人市场需求庞大、门槛超高 , 目前 , 全球范围内唯一成熟的产品来自美国 , 以斯坦福研究院研发的机器人外科手术技术为基础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
据不完全统计 ,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 , 美国共生产了5000多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 其中 , 我国引进了200多台 , 用于承担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心外科、胸外科、妇科等多领域高难度手术 。
如此好产品 , 为何不多加引进?业内人士告诉采访人员 ,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非常“烧钱” , 进口价格高达2000万元以上 , 并且后期耗材还需要从美国进口 , 价格也非常高昂 。
如今 , 国产的“妙手”机器人改变了这一切 。
据王炳强介绍 , 由天津大学与威高机器人合作的“妙手”机器人是一种全新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腔镜辅助手术机器人 。 其主要硬件、软件、材料和系统设计等均为我国自主研制 。 与国外进口手术机器人相较 , “妙手”具有小型化和集成化的特点 , 布局优化 , 结构精巧 , 已突破了微创手术机械多自由度丝传动解耦设计、从操作手的可重构布局原理与实现、系统异体同构控制模型构建等三大关键技术问题 , 解决了机器人成套技术难题 。
更难能可贵的是 , 它的应用打破了国外手术机器人技术在全球的垄断局面 , 并大大降低了国内患者的医疗费用 。
克服落地障碍 , “妙手”即将走向市场
“从镜片的膜制造 , 到组装以及最后成像的软件 , 我们突破了微创手术机器人系统集成技术 , 打破了国外机器人系统在这个领域的绝对垄断地位 。 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微创手术机器人 , 实现了高端医疗装备的自主创新 。 ”王树新表示 。
很多人还记得去年央视播出的《挑战不可能》节目中 , 上述国产机器人与在700公里之外的主刀医生配合挑战远程缝合鸡蛋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