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时间尺度来看 , 与碳在陆地生态系统可储存数十年相比 , 埋藏在滨海湿地土壤中的有机碳和溶解在海水里的惰性无机碳 , 能够储存千年之久 。
我国是海洋大国 , 海洋应该在国家减排增汇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 应大力发挥海洋碳汇潜力 。
海草床、红树林和盐沼这三大海岸带生态系统是典型的储碳能手 。 研究发现 , 鱼类、大型海藻、贝类和微型生物在固定并储存碳方面也发挥着一定作用 。
但是固碳并不等于储碳 , 高碳量也不等于高碳汇 。 许多颗粒有机碳在沉降的过程中就会降解 , 到海底埋藏时已经严重衰减 。
科研人员愈加关注提高海洋储碳的效率问题 。 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焦念志带领团队 , 提出了微型生物碳泵这一海洋碳汇机制 。 他们发现 , 海洋微型生物能够将活性溶解有机碳转化为惰性溶解有机碳 , 使得有机碳长期储存 。 研究显示 , 微型生物碳泵对碳盐酸泵也有帮助 。
在不断加深对海洋碳汇机制的理解基础上 , 围绕高效利用海洋碳汇 , 科研人员提出一些建议 。
首先 , 保护好三大海岸带生态系统 , 增加海草床面积、海草覆盖度 , 营造和修复红树林 , 保护盐沼湿地等 , 坚持实施海洋碳汇工程 , 推动海洋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
其次 , 要坚持陆海统筹、减排增汇 。 焦念志介绍 , 我国很多河口、海岸由于被排放入过量氮、磷 , 造成富营养化 。 “富营养化看似‘施肥’ , 浮游植物多 , 固碳量增加 。 其实正好相反 , 在营养盐过量的环境中的有机碳容易被降解 , 有机物越多 , 细菌越繁盛 , 就把有机碳呼吸成二氧化碳释放出去了 。 ”焦念志解释 , 只有维持适量的营养输入 , 谋求微型生物碳泵和生物泵的协同效应最大化 , 才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
【能力|提升固碳能力 实现双碳目标(科技创新助力“双碳”③)】前不久 , 深圳推出全国首个《海洋碳汇核算指南》 , 厦门市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完成了首宗海洋碳汇交易 。 专家建议 , 除了从科学技术上探索提升海洋碳汇效率 , 还要尽快建立更加科学的海洋碳汇资源价值核算标准 , 探索建设更加规范的海洋碳汇交易市场 ,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
推荐阅读
- bleu|字节跳动火山翻译上新 38 个稀有语种,翻译能力再升级
- 精度|将建模速率提升10倍,消费级3D扫描仪Magic Swift在2021高交会大显“身手”
- 识别|天津滨海机场RFID行李全流程跟踪系统完成建设 行李标签识别成功率可提升至99%
- 能力|有了长续航的独立通信手表,就不必为出门没带手机而焦虑了
- 底层|上海:加强元宇宙底层核心技术基础能力前瞻研发
- 周鸿祎|网络安全行业应提升数字安全认知
- 曾学忠|小米手机部总裁曾学忠:希望明年与光弘科技完成智能手机4000万台目标 将引入高端和旗舰项目提升合作规模
- 安全风险|网络安全行业应提升数字安全认知
- 项目|开源鸿蒙OpenHarmony 3.0实现全设备能力初步覆盖
- 增加到|首儿所互联网医院服务能力再提升,线上号源增加到每日1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