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北京晚报评论:别把我的手机相册当成APP的后花园

北京晚报评论:别把我的手机相册当成APP的后花园
【手机|北京晚报评论:别把我的手机相册当成APP的后花园】
手机|北京晚报评论:别把我的手机相册当成APP的后花园
文章图片

据澎湃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 , 10月8日 , 有网友发帖称 , 微信、QQ、淘宝等多款APP在后台反复读取用户相册 。 当晚 , 微信方面回应称 , 该功能系为方便用户快速发图做准备 , 仅在手机本地完成 , 并承诺在最新版本中取消该功能 。
近年来 , 某些APP被曝光偷偷摸摸刺探用户信息的新闻屡见不鲜 , 其中不乏社交平台、购物网站这样国民级的应用 。 它们有些是趁用户不备偷偷读取剪贴板、访问搜索记录 , 有些则更可怕地会默默打开摄像头……虽然被曝光后 , 很多APP开发商都会给出“本地完成 , 不会上传”、“系统bug , 绝非故意”等解释 , 而且还态度诚恳地表示马上整改 。 但架不住这样的问题如“打地鼠”一般此起彼伏 , 兼之此前曾有行业大佬放言称用户愿意“以隐私换便捷” , 手机到底是服务于用户 , 还是用户揣在兜里的“奸细” , 一时间还真不好说 。
保护用户的隐私 , 这是基本商业道德 , 本不应该成为问题 。 但为什么要一说再说屡禁不止 , 恐怕还是利益驱动使然 。 毕竟在当下这个数字时代 , 得数据者得天下 , “不作恶”之类的操守成为摆在每个企业决策者面前的难题 。
当然 , 很多APP开发商都会辩称 , 用户可以自己选择手动关闭某些权限来保护隐私 。 但是这些权限关闭的路径有多不好找 , 隐藏得有多深 , 相信很多人都深有体会 。 有多少人都是一路“下一步”点下去的?根本不知道还有超级小、超级隐蔽的一行字在提示权限问题 。 特别是智能手机还拥有庞大的老年人用户群体 , 他们中相当多的人连权限都不太理解 , 遑论关闭?
今年3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 , 对APP收集个人信息的边界作出了明确规定 。 5月 , 该《规定》已经正式实施 。 理论上 , APP运营者应当按照《规定》要求 , 对照APP基本功能及必要个人信息范围 , 在5月1日前 , 对运营的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开展自查 , 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及时进行改正 。 故而 , 哪怕是出于“方便用户发图”的目的 , 也不应该暗搓搓后台读取 。 科技向善 , 不应成为一句空话 。
来源 北京晚报 | 采访人员 张丽
编辑 张丽
流程编辑 吴越

    推荐阅读